-
1 # 琵琶嘴
-
2 # 德厚致遠
以文制武應該是起於宋朝。趙匡胤以殿前都點檢的武將身份欺後周王室孤兒寡母,上演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取代後周,趙匡胤當了皇帝之後,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就和其繼任者兄弟趙光義想方設法削奪兵權,還連續上演杯酒釋兵權,收回各武將藩鎮節度使權力,然後為大宋王朝立下了“重文輕武”的祖宗之法。
北宋時期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其下軍權由三個機構分任。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有調兵之權,而無統兵之權;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殿帥)、侍衛馬軍司(馬帥)和侍衛步軍司(步帥),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有調兵之權而無統兵之權;率臣,即為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分屬三衙的禁軍,領兵的將軍則只有在打仗時統領軍隊,戰爭結束,軍權收回,帥印被撤銷,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只有作戰時臨時任命和呼叫。
宋朝的樞密使都由文官擔任,已經是不成文的規定祖訓,一旦有武將因功而晉升到樞密使,也很難坐得安穩,往往被文臣彈駭或遭貶逐,再就是自行辭職。像宋朝的狄青、岳飛、韓世忠、包括張俊也只能灰溜溜地走人。
-
3 # 己齋論史
以文制武其實在宋朝以前都有,只不過宋代將其納入自己的國策。重文抑武即所謂:"重文教,輕武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八)。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將領趙匡胤在開封附近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地從後周世宗的孤兒寡母手裡奪取了政權,開始了宋代的統治。但是,這種奪取政權的方式,趙匡胤並不是始作俑者。
早在趙匡胤之前的郭威(即後周太祖)和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弟弟)就是利用這種模式登上帝位的。為了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上演,宋初的統治者制定了以下的重要制度,並作為基本國策予以執行。這些基本國策也為後世的宋代皇帝所奉行,影響貫穿整個宋代。
-
4 # 滄海拾遺錄
華人自古以來就是講究陰陽協調和平衡之道的種群,深刻地懂得事物的有序發現不能走極端,必須相互制約相互協調方能長久。這就是為何講究中正平和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產生並植根於華人心中的原因。國家的政治運作也是要講究制衡之道,“以文治武”並不是宋朝的首創,比如說唐朝時皇帝派出宗室成員或宦官作為監軍,隨同將領一同出征,就是“以文治武”策略的一種體現。但是,將“以文治武”明令文官地位高於武將,將其作為國策確實是宋朝的首創。
宋朝統治者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有感於唐朝末年以來特別是五代十國時期武將憑藉武力割據一方,甚至推翻中央政權,當時就有軍閥喊出“天子兵強馬壯者得之”的口號,宋朝得國也是憑藉武力欺侮周世宗寡妻幼兒。
為避免同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家身上,趙匡胤制定了“以文治武”的國策,文人的政治地位要高於武將,皇帝對武將擁重兵保持高度警惕,對武將持歧視態度,這確實保障了宋朝內部不會出現武將造反的情況,卻打壓了軍事力量的建設和提升,為北宋滅亡埋下伏筆。
回覆列表
不必翻宋史,單是看看很多的戲曲及不少的小說足以證明,宋朝《以文治武》不假!不知有句話出於那個朝代?"文官一支筆,武將跑死馬"可見武將的被動和窩囊!不難想象,武將們風雪邊關,捨生入死,欲血奮戰,解狼煙之患,而那些飽食終日的文官們,總是在後方深宮無事生非,爭權奪利,進而主張求和,與敵勾結,加害邊關的戰將們。
不是嗎?我看過幾遍《岳飛傳》,文官重僚秦繪害精忠報國的岳飛,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橫造無須有的罪名,其惡毒卑鄙手段,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岳飛的保國功績,悲壯結局,萬代感嘆傳頌,秦繪則千年萬代留臭名。這便是重文,輕武,以文制武造成的千古大冤案,誤國大事件。
在中國歷史上的宋朝,確實有過楊家將的事情,所以,在民間至今興盛《楊家將》的故事,天波府的楊家將,對大宋忠心耿耿,尤為老令公,死於疆埸,八個子金砂灘一戰,傷亡慘重,使天波府只剩下"楊門女將"們,依然忠心保大宋,這才有《老太君掛帥》《十二寡婦徵西》等非常精采的精典劇作。從以上的戲中,可見無不是文官害武將!王強、歐陽芳之類的奸賊便是文官的代表,他們加害的方法,或不供糧草,或誣陷武將謀反之類。
但不能說所有文官都壞,如,呂蒙正,冠準,八賢王趙德芳,宋朝還有個鐵面無私的包公。這些好文官受到中國民間永遠的愛戴和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