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保險人老戴

    華夏幸福從2002年起,就從房地產商轉向,專營產業地產領域。定位與產業新城服務商。華夏幸福與其他房地產商不同之處在於,不需要透過招拍掛方式拿地,土地儲備是透過與政府合作開發的PPP方式,園區土地是排他性的,華夏幸福是隨需取用,這樣就不需要在土地儲備上佔用大量資金。

    房地產開發拼的是現金流以及資金週轉速度。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開發模式,優勢獲得了極大體現。公司營收從2013年的740億,猛增到2017年的3758億。

    目前,各大房地產商也紛紛效仿華夏幸福,做產業地產開發,但產業地產與傳統住宅地產開發有很大區別,華夏幸福的模式可以借鑑,但招商運營體系,卻不是短期可以建立起來的,招商運營人才儲備,也是一大困難。

    所以,華夏幸福經過十五年沉澱,所累積的先發優勢,在最近兩年產業地產爆發增長的大背景下,有了迅猛發展。其他房地產商短期想要補足行業壁壘,並不容易。

  • 2 # 中指研究院

    產業新城。產業新城的PPP模式可以用一張圖來描述:

    在華夏幸福PPP模式下,地方政府與企業各司其職,政府是園區開發建設的決策者,擁有規劃、土地等的主導權,對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質量實施監管,並專門設立園區管委會,負責與華夏幸福進行相關事務的對接。華夏幸福作為投資開發主體,設立SPV公司,負責園區的設計-投資-建設-運營-服務一體化運作。在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政府與社會資本做到無縫對接,成為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創造出“1+1>2”的效果。

    2017年華夏幸福共實現銷售額1522.1億元,同比增長26.5%,保持了自2011年上市以來年度銷售額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營業收入596.4億元,同比增長10.8%;淨利潤87.8億元,同比增長35.3%。

    從主要營業收入來看,華夏幸福2017年產業新城業務收入達284.6億元,佔營收總額47.7%,較2016年提升15.6個百分點,業務結構不斷最佳化。其中,產業發展服務實現營收230.9億元,較2016年增長110.4%。

    為什麼產業新城的佔比這麼大?我們看一下目前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佈局:

    在環京及京津冀區域的產業新城佈局取得優勢的情況下,華夏幸福在積極推進異地複製,加速全國化佈局之路,目前在全國共佈局50餘座產業新城。從新城佈局的地域來看,長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及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均有覆蓋,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華夏幸福在長三角佈局了近20座產業新城,在中部城市群(鄭州、武漢、長沙)亦佈局十餘座。

  • 3 # 老楊說房

    看到過無數研究華夏幸福這家公司的人的言論,恍然一看,說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兒,但是仔細一想,也不是這麼一回事兒啊。仔細想想,誰在哪兒看到過這家公司把自己稱為房地產公司的呢?他從不把自己當回事兒的事,被專家們談得頭頭是道!為什麼他宣稱的都是專案地請他去開發呢?不是他去競拍土地呢?為什麼事他和當地合作開發呢?如果你沒有搞明白這中間的事兒是怎麼一回事兒,那你說的其他都不是這回事兒。

  • 4 # 輕舟疾發

    我不知道華夏人有多麼幸福。

    不過我們華夏人吃苦耐勞,敢拼敢幹敢闖,勤儉持家,善於積蓄。造就了一些幸福的家庭。僅有這些不夠,還須政策的引導。國力的昌盛,科技的振興,文化的崛起,國防實力的雄厚,不然這個幸福難以實現。

    國富民強,才能顯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才能在稅收養老,住房,看病教育方面傾斜於民。大河無水小河干,就是這個理。

    在科學發展這塊,一直是我們政府抓得緊你地方,不然就沒有今天的繁榮。

    文化是人們的精神享受和時代背景的寫照。我不敢想象,一個沒有文化或文化一蹶不振的民族,是個什麼樣的民族。其中道理,大家也明白。

    放眼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科技與國防實力雄厚與否,決定著在世界上的話語權,至少沒人敢欺負我們國家了。小的摩擦難以避免。不用我們操心,安心於手下的工作,就等於支援了國家。遙想當年,帝國主義列強公然在我境內大上海,寫出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何等狂妄。

    今天,無論哪個國家,老美也不敢啊!就是在他的境內,他敢嗎?前幾年,西方戰爭危機,撤僑足以證明做一個華夏人的幸福。

    不過希望大家也不要驕傲,莫說我們國家與大國有差距,就是沒有差距,也不能驕傲。塌下身子,做好手下工作就是為國家建設增磚添瓦,讓我們華夏人更幸福一些不更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子再次裂變至下一級,還會出現下一級的質能方程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