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共享投票

    和平發展是人類的一種美好願望,但在人類發展史上始終寫著兩個字“戰爭”。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死亡,交戰雙方動輒幾十萬大軍,戰後死傷大半,橫屍遍野,不及時處理一定會發生瘟疫之類的傳染病,那麼多屍體都是怎麼處理的?

    築京觀

    中國古代有一項不那麼文明的交戰慣例是:戰勝的一方將戰敗一方陣亡者的屍體堆積在大路兩側,覆土夯實,形成一個個大金字塔形的土堆,號為“京觀”或“武軍”,用以誇耀武功。

    火葬

    戰後用火焚燒的大多數也是敵人的屍體,以示對敵人的一種侮辱。284年,燕軍圍攻齊國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燒死屍,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目十倍。可見火化對敵人的傷害是多大。

    但是這種方法是國外比較常用的,特洛伊戰爭中士兵焚燒自己人的屍體,那裡的人相信火能淨化人的靈魂,能夠讓人飛昇。當然,火葬也是最乾淨的處理方法,可以防止瘟疫蔓延。

    棄屍荒野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的《兵車行》大約就是對戰爭最好的詮釋了吧。畢竟“馬革裹屍還”只屬於勝利者,所以失敗者的屍體只能棄之荒野。

    充當軍糧

    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也是發生過的,勝利一方下令把對面的屍體充作軍糧。曹操在一次戰役中糧草斷了,他面不改色的下令讓吃人肉,吃了三天,糧草才接上。《三國志·魏書·程昱傳》中就有過這麼一段記載:“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怎樣培育四季香椿芽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