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響水大米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古代智慧的民間百姓在二十四節氣的設立初期,最早設立的四個節氣之一,人們用土圭測影的方式發現了春分這一天是晝夜平分的,是冬至和夏至之間的分割點,所以稱為春分。春分在每年的3月20日-22日之間交節,2019年的春分是3月21日。

    春分無雨是空年:二十四節氣的設立不僅是人們古代用來計日的工具,同時也對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春分的時節,中國的黃河中下游及南方很多的地區平均氣溫都在零上10度左右,所以全國的大部分地區的越冬農作物開始復甦生長,所以對於這個時期雨水對於農作物莊稼的生長影響非常大。雨水與春雷相伴最適合農耕活動的開展。所以,人們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說法。

    在古時候,人們觀察各個節氣的氣象變化,然後根據古時候總結出的農諺來推斷一年的收成,春分無雨,那麼證明在整個節氣中,氣候發生了異常,該多雨的時節卻沒有下雨,所以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就有了,春分無雨是空年的說法,說明了這一年的收成不好。

    春分之後接下來還會冷嗎?

    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產生有一定的地域性,起源和經驗總結都比較適合黃河中下游以及南方的氣候特徵變化,所以在南方遍地油花開的時節,北方的3月份仍然比較寒冷,江河中凍的冰都沒有開化。所以春分後南方氣候逐漸升溫,而北方仍然會很冷,指導清明前後才會真正地步入春季。

  • 2 # 原生態鄉村

    『在農村有著廣為流傳的俗語、諺語,是勞動人民對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也可以說是千百年來人們的智慧結晶,有的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那我們能從這些經驗中參詳到什麼呢?』

    “春分無雨是空年”,從字面上來看,是指在春分時節如果沒有下雨的話,那這一年的收成恐怕夠嗆!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到來萬物復甦,隨著溫度升高,作物也開始生長和佈局。比如長江流域在春分之際正是備耕翻耕的時候。以前純粹靠畜力和人力,需要大量的水。這個時候,春雨貴如油就體現出來了,人們會趁春分時節的大量降水收儲在田裡,天氣一好轉,就及時耕地,把水稻等作物睬中時節播種下去!

    相反,如果春分時節沒有大量降水,也就意味著田地不能及時翻耕,還得等著雨季的到來!而春分之際,南方地區沒有發生降水,特別是那種高強度的降水,那一年的雨季就比較混亂了,不是乾旱也會讓農民不能搶抓時節來佈局農事活動,一旦被動起來,不是要犧牲一季,就是同時在其他茬數檔口遇到極端天氣,導致農業減產、絕收!

    這就是“春分無雨是空年”的內在原因!

    這個經驗應該是南方的人民總結出來的。因為每年的春分都在3月中下旬,這個時候的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很多地方還在零度以下,仍然天寒地凍,離真正的春天還遠著咧!所以,在北方春分時節應該還沒有較強的降水!

    由此可見,這個經驗之談有著侷限性,南方可以作為參考。今年的春分在3月21日,根據天氣預報,正是我們湖南地區強降水發生時期!

    按照經驗,接下來還會出現好幾次寒潮,我們這邊有句俗話“四月八,凍死鴨”,證明還有多麼冷的天在後頭!

  • 3 # 鄉居小菜

    2019年春分日期,“春分無雨是空年”影響收成?接下來還會冷嗎?今天就是21日,2019年的春分日,春天是春耕播種的季節,農作物要發芽生長,雨水是必不可少的,從一些俗語中就能看出春分雨的重要性、農民對春分雨的渴望,“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

    而且雖說,春天天氣應該是比較暖和了,但實際上在國內不少地方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從立春後到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天氣也還是有些偏低,高於15°C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在10°C左右,所以不少地方春分前一般就先耕地,等天氣更暖和些再播種,不然氣溫太低,作物種子就算種了,種子/幼苗容易被凍壞的,浪費種子,浪費時間。

    而春分之後晝長夜短,天氣暖和更穩定了,大部分的地區氣溫都回升很多,更適合播種,如果春分了還不下雨,地裡的泥土太乾燥,本來作物種子就乾燥,播種後更需要吸收水分才能更好的發芽生長,卻因為缺少水分,沒能長出來或者長得弱小,存活率低;作物出苗都這樣了,後面的展葉開花結果更別想了。

    農民種地,氣溫要考慮,雨水也是很期盼的,要是我們這邊只是氣溫合適,不下雨,缺水,人們也不敢那麼早種農作物的,而現在地裡長出來的農作物還是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長得更快、更好的,所以“春分無雨是空年”是會影響收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榮威i5馬上就要首保了,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