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iman0728
-
2 # vivi知道一點點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啊。。。
作為一個年輕貌美,可愛的無可挑剔的中年少女,我是求神拜佛不要讓我遇到這麼心安理得的男人啊。這問題乍看是在說,中國經濟壓力大,初出社會幾年的年輕人,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婚後為了生計又沒時間親自教養孩子。這的確是事實,但問題出在了“認為”還有“必須”上。難道成為父母,必須要具備那麼豐富的物質資源和履行以上那麼高的“道德責任”的嗎?那我想以這個條件,很多人結不起婚了吧。當初他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父母,僅僅是因為他們相愛,而且把他們的愛情折射到我們身上而已啊。
自古以來,無論哪個國家,家庭裡的孩子結婚成家這麼一件喜慶的事情,家裡長輩都會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自家人嘛,不計較~~所以出錢與帶孩子,不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父母犧牲奉獻的方式,只有多與少的區別。
但在代代相傳的“薰陶”之後,逐漸變成了孩子對父母理所當然的索取。犧牲奉獻的背後,沒人關心過年老父母們的感受。沒人關心過他們拿盡錢財出來給孩子買婚房的時候,心裡面是不是也有一個需要實現的夢;沒人關心過他們接送孫子的路上,風溼的老腿疼不疼;沒人關心過在不用照顧孫子的日子裡,他們想做什麼娛樂活動。那樣的話,父母真的太可憐了。
有一句話,我很認同,那就是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結婚除了是兩個人愛情的證明以外,它更多的代表的是責任。代表了我們所有的愛情要落到柴米油鹽裡面去,電費誰交,孩子誰帶,家務誰做?這些除了夫妻兩個人通力合作以外,兩個家庭的家長起到的更多是輔助和引路的作用。而題目中,似乎把更多的責任轉嫁到父母身上。而且我敢說,只要父母把這些接穩了,會有更多的“難題”等著他們。畢竟“理所當然”的背後,有人依靠而且靠得住嘛!但仔細思考一下這個邏輯好像不太對。最終,應該是我們逐漸成為年老父母的靠山,而不是我們倚著他們年老的身軀變老。
我認為,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父母幫忙或者救濟一下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借此“綁架”父母的老年人生。年輕人,我可以接受自己暫時的能力不足,但不能沒擔當,三觀不正。房子沒有,父母有能力送我,我欣然接受,但是我要知恩圖報加倍對他們好。父母幫我帶小孩,我要時常關心他們的近況,想不想旅遊,身體是否康健,分配好帶小孩的時間。保證他們有時間做他們想做的事。
這是目前我這個年紀能想到的事,希望父母都能開開心心,有啥困難不順心,一家人一條心齊心協力,通力合作。
-
3 # 木木142875242
怎麼說呢,孩子能完全靠自己,那最好。但現在的房價和工作壓力,做父母的,能幫就幫吧,畢竟自己親生的,還是要負責的。
-
4 # 無所謂4759589458085
謝!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奴僕,從小到大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長大成人還要幫助孩子實現夢想,夢想實現了還要掏錢買房買車結婚外加帶孩子,有一樣沒滿足兒女就會翻臉橫加指責父母的種種不是。傷心的時候想想這代人咋就這麼狠呢,有幾個兒女能多多少少想想父母的不易和傷感呢。看透了~物慾橫流的社會婚姻和兒女就是人生的災難。
回覆列表
這種觀念當然是錯的,但大中國的環境就是這樣子。中國我相信95%的男人買第一套房子都不是自己全款,肯定是要父母資助,甚至全款。試想30歲左右的普通大學生畢業出來7.8年,怎麼可能有100多萬現金首付房,買車,裝修,給禮金???極少數人能賺到這個數吧。我身邊的一些中產夫妻,月收入5.6萬左右,都不是獨立支撐一個家。很多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幫一份,供孩子興趣班,或者讀書。相當於6個人養一個小孩,這樣小孩的父母才有多餘的錢存起來,一個月能存2.3萬。這筆錢就預備了給小孩以後出國讀書或者做生意,或者娶媳婦。小孩從小就見多識廣,能找到興趣,發揮特長,爺爺奶奶有半輩子的積蓄,給了小孩,讓小孩成家後沒有後顧之憂,保證生活質量,也能提供更好的教育的,有多餘的錢再給下一代,這就是一個迴圈。如果爺爺奶奶那一輩沒幫忙,父母這一代傾盡所有去養家,供書教學,變相就是沒有積蓄,也沒有多餘的錢去享樂,辛辛苦苦一輩子。另外,用父母的錢,不代表啃老,沒良心,或者好吃懶做,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父母的積蓄就要更懂得感恩,壓力小了就更應該規劃好家族的生活,尊老愛幼,給前輩,也給後輩溫馨,和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