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細水
-
2 # 陳悅漫步海邊
清末標榜軍事自強的洋務運動中,透過進口外購的方式獲取軍艦、彈藥以及各種武備的現象非常普遍,其優點是可以用較少的經費、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實現武備的提升,缺點或者說弊端,則是缺乏後勁,即買來的東西再好,究竟還是買來的,並無法提升自身的軍事工業能力,而且一旦遇到戰爭,很容易發生外購渠道被切斷,由此導致失去補給、供應的嚴重問題。
不過需要注意到的是,有一個很少被人提及的問題,即洋務運動中,中國在外購軍艦、彈藥、武備的同時,實際上主事者已經注意到了後續供應的問題。因而很多武備買來之後,圍繞其配套的彈藥、備件,都進行了嘗試中國產自造的努力。
例如北洋海軍的軍艦,從305毫米大炮炮彈,到37毫米的哈乞開司炮彈,當時國內的天津機器局東局、江南製造局等都進行了引進仿製,並掌握了批次生產的能力。其他諸如毛瑟、哈乞開司等步槍子彈,江南製造局、金陵機器局等也大都能自造生產。只是總體上而言,由於國家的工業基礎尚未建立,雖然有了一些軍工企業,但是與軍工向配套的採礦、冶金、化學等工業部門尚未成型,由此使得國內的軍工企業普遍存在著產量小、品質不高的問題。
-
3 # 樂觀黃山自在徽州
在列強堅船利炮進攻下,大清兵敗如山倒,所以決策者認為是西方的武器厲害,自己也需要那樣厲害的武器啊。
可是,大清的工業是一無所有,想自己造只能猴年馬月了。不去西方採購,社稷江山難道當真能等到猴年馬月?
現實逼迫,只能趕緊採辦過來,先成軍再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矣。
-
4 # 楓丹白露211735932
1860年以後,清政府買辦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有奕、曾國藩、李鴻章、左中棠、張之洞等。他們提出以創辦軍事、民用工業為中心的自強、振興綱領,史稱"洋務運動"。
1874年,清政府決定成立北洋水師,先後從德國購買大型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經遠"號和"來遠"號; 從英國購買"致遠"號、"靖遠"號快艦。有利方面: 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技術與經驗,為我所用,增強國防。弊端: 後續供給授人以柄,難以為繼。曾、李力主自己辦廠辦軍工的方向是正確的。
-
5 # 散聊吧627
這就如打架一樣唄!你不動管制刀具對方往往不會生出要你小命的心唄!哈哈哈…………事情往往不僅僅是武器滴事嘛!
-
6 # 萬歲1148858845
我們華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邏輯思維混亂自然科學知識匱乏而這二者是互為表裡互為因果的!所謂洋務運動其實就是一群信奉農耕的等級思想的封建官僚搞得沒有科學依據的虛假的工業的面子工程!你能想象種地收糧食與工廠生產鋼鐵機械用同樣的思維方式嗎?為什麼明治維新的思想家是廢黜孔子儒學的福澤諭吉?其實今天的印度就是當年滿清的翻版,所謂的工業幾乎毫無價值(看看印度航空公司修理的飛機能倖存幾架?)主要武器幾乎都是進口而且七十年依然如故!社會結構不改變,思想不改造,民眾教育不普及(1872年日本普及基礎教育而中國是1950年後)所謂工業化就是胡說八道,富國強兵更是騙人鬼話
-
7 # 沈老頭13
外購軍艦彈藥武器,在短時間內還行,可以提升自己的軍事力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利和弊,它的弊端在於,一但有了戰爭,假如遭遇別國在某些方面的封鎖,再好的武器也不能持久,畢竟購買的能力有限,即便買的再多,也有用盡的時候,同時它也制約了自己軍工生產的發展。如果外購軍艦彈藥武 器,用在仿製生產,用別人軍工技術,提高自己軍工生產,就當別論。可惜晚清時期的中國,工業太落後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晚清的洋務運動,雖然購買了一些外國的軍艦大炮,依然逃脫不掉被動挨打的根本原因。落後就要捱打,只有發展好自己的軍工企業,提高科技發展能力,國家才能強盛。
-
8 # 嚴紅
洋務運動提倡“西學中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的就是“自強”,”求富”。
洋務派也辦了礦山,工廠,可是連槍炮都造不好,就急於求成地買,買,買!以為靠引進洋槍洋炮,洋人兵艦,就可以提高戰力!
短期內倒可以形成裝備規模,比如19世紀的北洋水師。但是靠買的東西畢竟不可能吃透掌握,北洋水師的官兵還是一群換了軍裝的農民。也許他們並不缺乏操作的技巧,但是現代海戰意識,知識恐怕是缺乏的。
回覆列表
其實在基礎工業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選擇先外購洋人現成的武器裝備快速成軍,然後再學習仿製,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這個套路是毫無問題的。
晚清洋務派也不是一味的依仗外購洋人的槍炮武器。張之洞的漢陽兵工廠,李鴻章的江南製造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都是為了建立西式軍工體系做出的努力。
依靠德國圖紙裝置仿毛瑟槍的漢陽造,從清未到抗美援朝都一直在發揮作用。福建水師也有仿製洋人生產了火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