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人間

    說起隋唐時期的“漕運”,先解釋一下“漕運”這個概念。“漕運”是封建王朝將徵自田賦的糧食,透過水道,輔以陸路,調運至政權所在地,尤其首都的一種運輸方式,或者說一種制度。隋唐時期的漕運,主要是過廣通渠得以施行,但是廣通渠只能到達潼關,黃河三門峽的砥柱難以開鑿。隨著長安城的人口和規模日漸龐大,漕運不暢,極大地影響到長安城的政治、經濟地位,隋唐的統治者不得不再建東都洛陽,將權力東移。

    “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書·高祖紀》)。隋文帝建立隋朝後,經過權衡,在漢長安城東南的龍首原南面重建新城,併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大興城”更名為“長安城”。廣通渠是隋文帝時,由宇文愷領建的,當時的關中已經不能完全供給京師,渭水又大小無常,阻塞漕運。廣通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裡,建成後,便利了漕運。

    隋煬帝時期,大運河的修成,極大地便利了運輸。當時的江南已相當繁盛,糧食產量也已佔國家供給的一大部分,但是糧食運到洛陽和陝州這段路時,三門峽的砥柱,船過不去,山路極其崎嶇,很難運輸大量官糧西去。長安城發展得快,人口眾多,遇到天災,京畿糧食匱乏;洛陽附近的洛口倉糧食雖堆積如山,卻難以到達,當時的統治者不得不營建洛陽,作為東都。隨著漕運和政治、經濟及其他因素的交織,封建政權的權利中心也不得不一再東移。

  • 2 # 古風散人

    關中地區久為帝都王畿,雖然陸路交通四通八達,有以長安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地的交通網,但是在古代陸路運輸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供給京師的糧食、物資和各地的貢賦,就主要依靠於水路運輸。

    隋唐時期,由於都城規模的空前擴大,為解決京師浩繁的需費及西北邊境兵糧的轉輸,統治者對渭河水運極為重視。隋朝開國不久,文帝即於開皇三年(583)下詔整治河渭水運,沿途設定糧倉,以轉相灌注。唐代亦在高宗、中宗、玄宗時期,多次調撥民工,在三門峽鑿石修道,解決河渭水運中的困難。

    關中地區另一條水運線,是人工漕渠的開通。這是因為渭河雖是關中主要的漕運線,但渭河迂曲,從長安至黃河,流長竟達九百餘里,且“渭川水力,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即成阻閡”。為彌補渭河水運的不足,從漢至唐,均從長安至潼關,另修鑿了人工漕渠。

    漢漕渠鑿於元光六年(前129)。其時漢武帝接受大司農鄭當時建議,命齊人水工徐伯表率卒數萬,從長安之南,開掘人工渠道,引渭河東流,經長安、臨潼、華縣、華陰,至渭口(今潼關附近)入黃河,費時3年,長三百里。

    隋初,由於漢漕渠年久堙沒,“帝每憂轉運不給”,於是開皇四年(584)六月,隋文帝命宇文愷沿漢故漕渠,另開新渠。新渠從大興城起,引渭水東流至潼關,名廣通渠。由於此渠疏通之後,“轉運通利,關內賴之”(《隋書·食貨志》),故亦稱富民渠。

    唐代也多次疏通漕渠。如天寶元年(742年)三月,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韋堅“於咸陽壅渭水作興成堰,截灞、滬傍渭東注,至關西永豐倉下與渭合”,對漕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治。此渠東起關門(潼關),西抵長安。韋堅還沿渠在長安城東禁苑滻水西岸望春樓下新開一潭,聚泊從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數十郡到達的船隻,“船皆尾相銜進,數十里不絕”,玄宗特賜名為“廣運潭”。

    上圖廣運潭公園

    文宗開成元年(836)咸陽令韓遼又一次疏導漕渠,起自咸陽,抵於潼關,名興成渠。從而使漕渠在唐代中後期,仍發揮著重要的漕運作用。

    除此漕渠之外,唐中宗景龍時期,兵部侍郎崔湜又“獻策開南山新路,以通商州水陸之運”。此道由山南引丹水通漕至商州,再由商州鑱山出石門,北抵藍田,以為挽道。中宗就以崔湜為使,役徒數萬。由於工程艱鉅,役死者十之三四。此道可轉漕江漢糧米,但因新道為夏潦衝突,常常崩壓不通。

    唐代,關中漕運與都城長安的經濟生活,與中央政權的穩定關係至大。

    當時,關中雖然號稱沃野,然而“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因此,在唐初漕路來不及治理,歲輸長安糧不過二十萬石時,每遇水旱災荒,長安就物價飛漲,鬥米千錢,百姓難以存活,連皇帝也不得不率領百官離開長安就食於洛陽。如高宗因關中饑荒去洛陽七次,玄宗去東都就食也有五次,從而當時有“逐糧天子”之稱。而當開元后期治理河渭水運及疏通漕渠之後,歲漕關中之糧最多時達四百萬石,於是“關中蓄積羨溢”,都城經濟繁榮,“車駕不復幸東都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山蘭最晚葉芽出土是什麼時候?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