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藝旗艦店官方賬號

    置購茶葉時茶葉的罐子與袋子上是有標註保質期的,咱們可能沒有仔細觀察,大多數的茶葉保質期在一年半左右,也就是18個月。

    那過期之後的茶還能喝嗎?會對茶葉有什麼影響?咱們今天來看一下這些問題。配圖都是正常的茶葉啊,為了美觀所用,不是過期茶或者變質茶啊。

    一、包裝上印有的保質期什麼意思?

    不同的茶類包裝上印有的保質期不同,綠茶、黃茶印有的保質期為1年;紅茶與烏龍茶的保質期為2年或3年,至於黑茶、普洱、老白茶與小青柑這類茶種,保質期上印著在適當的條件下可長期儲存”的字樣。

    這些保質期只是明面上大致的表達,茶葉過期變質的時間無法絕對,本質上還是要看如何儲存,儲存環境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在保質期規定的時間內飲茶會有較好的品飲體驗,過期之後茶也能繼續飲用。如果儲存環境不好,保質期還沒過,茶已經開始變質。這裡說的第一個意思是,過期茶不等於變質茶。

    二、包裝上的生產日期與原料日期有什麼區別?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中規定:生產日期(製造日期) 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裝或灌裝日期,即將食品裝入(灌入)包裝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終銷售單元的日期。

    舉個例子,比如今年採摘製作完成的普洱茶,儲存陳化了10年,到2028年才拿出包裝,這時此茶的生產日期便是2028年。當然包裝上可能會註明原料產自2018年,不註明也是可以的。

    所以茶葉表面上的過期時間應該按照實際生產日期與保質期來計算。

    三、變質茶與過期茶的怎樣辨別?

    茶的儲存環境很重要,要儲存在乾燥、避光、陰涼、密封的環境中。如果儲存環境良好,超過了包裝上標註的保質期,茶也可以正常飲用。如果儲存環境不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這茶可真的不能喝了。

    1、茶色變深:

    存放時間一長,隨著茶中物質氧化反應的進行,茶色肯定是會變深的,綠茶這類幹茶顏色變化非常明顯,由正常的黃綠色變為暗沉枯黃色,黑茶、紅茶等顏色較重的茶類不明顯,這時只需要看茶湯的顏色即可,如果茶湯顏色有變化,但茶湯依然清澈透亮,那此茶是可以飲用的,過期但沒有變質。

    如果茶湯顏色在變深的同時還變得渾濁不堪,沒有透亮的感覺,那此茶是變質了,丟掉吧。

    2、異味:

    茶葉依附性是極強的,不然也不會有茉莉花茶這種花茶類了。茶葉跟有異味的東西放在一起,會串味,所以一直在強調茶葉一定要密封后才能與其他東西儲存在一起,如果茶葉出現腥味、樟腦丸味、腐爛酸臭的氣味,還是丟了吧,就算茶本身沒有變質,但這有異味的茶喝了難免心情不好,會噁心。

    3、軟化,發黴:

    正常茶葉的含水量在5%左右,如果超過了10%,發黴很正常,再加上溫度高、陰涼等別的因素,短短几天茶葉便會大批次發黴。含水量正常的茶葉用手摸起來很乾,可以輕易揉碎和折斷,如果茶葉捏起來感覺有些發軟,不易碎,甚至會有些溼溼的感覺,那此茶的含水量已經很高了,如果再出現一絲黴味,便可以斷定此茶已變質,只能丟掉。

    如果只是含水量上升,沒有黴味,而是有點青草味道,這茶還可以補救,拿去二次烘乾一下。但是會對茶的品質有所影響,只能算是次茶了。

    四、長期存放的老茶:

    在相同的儲存環境中,綠茶與黃茶的保質期較短,其次是紅茶與大多數烏龍茶。烏龍茶中有隔年陳的巖茶,保質期稍長。可以超長時間儲存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老茶,黑茶與白茶。

    老茶的基本要求是原料的品質一定要好,多為內質豐富的老葉,至於陳化的年份,並不是關鍵條件,可不是陳化時間越長越好。老茶關鍵條件在於陳化程度與儲存環境,陳化成功的老茶,絕不會有返潮、發黴的現象。

    茶葉的真實保質期會受到儲存環境和製作工藝的影響,並不固定,只要茶葉沒有變質,都是可以飲用的。老茶也不一定都好喝,老茶喝的是醇,並不是所有的茶都能陳化,被稱為老茶。新茶喝的是鮮,綠茶、紅茶、黃茶、烏龍茶,還是當年的新茶好喝,特別是綠茶與黃茶,講究嫩和鮮,陳化後再品,就沒啥意義了。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援。

    以公道的價格,讓大家喝到承藝最佳的原產地好茶;以誠心的匠心,承藝精湛工藝,製作好茶;以客觀公正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識。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有哪些精闢到毒死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