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三農扭坤
-
2 # 南橋布衣
如題,父母離異後,能對子女進行解釋,心理疏導的不超過50%,能真正做到,耐心仔細的,解釋說服到位,疏導成功的,最多不超過15%,
現面對正逐年增高的離婚率,越來越多的,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疏導問題,正日趨顯現,而中國現階段,針對這一問題所能提供的社會幫助,又幾乎為零,所以只能依賴自身家庭進行解決,而現今的離婚者中,年輕的及獨生子女的比重,正逐年增大,讓自己都還不能正確處理好自身問題的人,去作子女的思想疏導工作,確實也有些勉為其難,也正如題主所問:父母是怎麼哄孩子的!聞之令人哭笑不得,應該是坦誠告之,並讓其正確的面對並接受,還應進行心理疏導!
所以,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疏導工作的狀況,是不容樂觀的,也是令人堪憂的!
-
3 # 全職寶媽小包
我租房對面就有個離婚的。離婚後孩子給了男方,是孩子的奶奶帶孩子,孩子的媽媽有空就接孩子過來玩一下。每次接孩子過來我見都是給孩子玩手機,帶孩子去外面吃肯德基的,有一次見她教孩子做作業生氣了跟孩子說你不聽我的話那就叫別人媽媽吧。孩子回她別人都不會這樣對我的,你為什麼這樣。怎麼說離婚最大傷害都是孩子,估計孩子爸爸已經再婚,孩子媽媽也有男朋友了,感覺孩子的依靠就是奶奶了。
我以前的同事有個也是離婚了,離婚的時候由於孩子小就先跟她,但是孩子到6歲之後男方要把孩子要回去的。她的前婆婆一直跟她住幫她帶孩子,孩子一直跟媽媽生活的,到年齡了又要離開媽媽,孩子心裡得多難受啊。
婚姻到盡頭了過不下去分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有孩子了,那就不是兩個人的事,孩子的問題要認真的處理好,不然對孩子的傷害是一輩子都彌補不了的。
-
4 # 君154177930
世,界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離婚者對待子女的態度和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有對夫婦因女方懷疑丈夫出軌兩人矛盾漸起,最終不可調和。但念及兒女,兩人瞞著兒女辦理了離婚。女方以打工之名獨自出外生活。掙到錢仍給兒子寄,兒子結婚一樣回到家裡忙前忙後。兒女至今仍矇在鼓裡。
有對夫妻因家務瑣事經常生氣而離婚,孩子隨母親生活。父親每隔一段會跟前妻溝通好,帶孩子一起住上兩天,隨後再送回去。孩子習慣了,感覺也挺幸福。
還有一對婦夫離婚後,孩子隨父生活,媽媽會時常探視。後來孩子有了後媽,後媽待孩子也挺好。可孩子母親探視一次,孩子得幾天心神不寧,情緒不好。孩子的後媽就提議不要孩子的生媽再探視,以免打亂孩子平靜的生活。於是孩子的生媽就採取偷窺的方式見孩子,買的衣䏜、食物等都是透過中間人捎給孩子的後媽。
我們那裡還有一位婦女,孩子生下幾個月的時候丈夫因病去逝。她跟再婚丈夫約定誰也不帶孩子,兩人再生兩個。為了諾言現在孩子已上大學了,也從沒主動聯絡過孩子。只是孩子春節去姥家,掽巧遇到了兩次,僅說了幾句話,也沒有過多的交流。後來有人問孩子你恨你的母親嗎?孩子回答″不恨,也許她有她的難處,但更感激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
曾有一對夫婦離婚,把兒女視為累贅,爭著不養。孩子一直由爺奶帶大。
大人離婚了,孩子是無辜的受害者。希望離異的父母們負起自已的責任,善待孩子!
回覆列表
有媽媽和爸爸離婚的孩子嗎?你們的父母是怎麼哄孩子的?
要關心愛護離異家的孩子,讓他們遠離陰影,無憂無慮的成長,家庭社會共同配合,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現在社會上離婚居高不下,受苦的是孩子,孩子是無辜的,應該引起家庭社會的關注,特別是離異父母,你們的矛盾,你們的離異讓孩子無形中受到傷害,缺父愛,或缺母愛,在不建全的家裡生活,缺乏某種素質,某種精神,單親家庭帶來的傷害無法彌補,所以離異的雙方父母,不可逃避責任,應該負責應擔的責任,多安慰孩子,教育孩子,我們雖離異,但你是我的孩子不會變,永遠不會變,我會常來看看,要什麼說一聲,有能力盡量滿足你的要求,讓孩感覺父母雖然離異,但仍很愛我,我是有爸有媽的,讓孩子感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讓他在安全平和的環境中成長,盡一切力量減少離異的影響。
如果離婚時孩子還小,不懂事,呀呀呀學語,影響不大,如果小孩懵懂,問爸爸在那裡?“去一個遠地方出去了!”儘量不讓孩子知道離婚了爸不會來了,這是大忌,會傷孩子的童心,很難癒合!如果又找個男人,最好讓他叫爸,而這個後爸應該盡起爸爸的責任,讓孩子從小就知道這就是我爸,完全無憂無慮生活在父母建全的家庭,甚至連爺爺奶奶也要統一口徑,看不出有不一樣的地方,
爺爺同孩子玩耍玩得真開心,讓小孩的心靈健康的生長,把以前的喪心事永埋心底,能瞞多久就多久,最好一直瞞下去,忘掉過去,面向末來!祝孩子們快樂健康的成長!快快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