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10大珍稀動物
人類不是地球的霸主,地球上有豐富的物種資源,動物是與人類和諧共處的一員,因此,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動物的廣告語能夠換新人們對於保護動物的意識,因此,瞭解一些保護動物的廣告語是對於保護地球很有必要的。
加灣鼠海豚
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
加灣鼠海豚(學名:Phocoena sinus)是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體格粗壯。背鰭顯著,似鯊魚鰭。頭部渾圓,幾乎沒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覆雜且黯淡的灰色圖案,在某些光線下看起來接近橄欖色或黃褐色,觀察者們通常將這種印象概括描述為“深色”。由於分佈範圍極窄,所以不太可能與其他品種混淆;但也少有野外的觀察記錄。
蘇門答臘犀牛
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
蘇門答臘犀牛(學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體長240-315釐米,體重550-11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紅棕色的長毛。蘇門犀是獨居動物,僅在發情與扶養幼仔時相聚。生活在雨林,沼澤和雲林中。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該物種已成為極度瀕危動物,全球數量僅存200餘頭。
西非低地大猩猩
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
上肢比下肢長,無尾,吻短,眼小,鼻孔大。犬齒特別發達,齒式與人類同。體毛粗硬、灰黑色,毛基黑褐色,老年雄性的背部變為銀灰色,胸部無毛。成年雄性的腰背部有灰白色毛區。棲息於熱帶林區,結群,在樹上或地面高草、岩石下築巢,很簡陋。雌性和幼仔睡在樹上。主要在地面活動,上樹是為看路、覓食或睡覺。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筍、香蕉莖、野果。分佈於赤道非洲。
蘇門答臘虎
現存體型最小的虎亞種
臉部周圍的頰毛較長,鬍鬚也長,全身鵝黃色。蘇門答臘虎擁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條紋顯著,條紋之間的間隔很小,而且條紋常是一對對排列,前腿也有條紋。僅分佈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棲息的環境從平原森林到高山。僅存野生的蘇門答臘虎大約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亞島的五個國立公園。
山地大猩猩
東部大猩猩兩個亞種之一
分佈於非洲維龍加山脈。那裡為這種“溫和的巨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的食物來源,使這種在別處已不多見的動物能在這裡繁衍生息。山地大猩猩由於它粗魯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來十分怕人。但實際上,它們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動物。山地大猩猩大部分時間都在非洲森林裡閒逛、嚼枝葉或睡覺。
馬來亞虎
第三小的老虎亞種
分佈於馬來西亞半島,是2004年新確認的老虎亞種,此新分類是Luo Shu-Jin等人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基因多樣性實驗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研究所得。馬來亞虎是肉食性動物,主要獵食水鹿、麂、野豬和家畜。是馬來西亞的國獸。
爪哇犀牛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爪哇犀牛曾在亞洲廣泛分佈,包括中國南部以及中原地帶(漢朝以前),棲息於低地雨林和紅樹林沼澤中。喜歡獨來獨往,以樹枝、嫩芽、嫩葉、果子、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每胎只生一頭幼犀,哺乳期為1~2年。爪哇犀平均壽命35~40年,最長的可達50多年
克羅斯河大猩猩
大猩猩中最為瀕危的一個亞種
克羅斯河大猩猩僅限於奈及利亞——喀麥隆邊界的山林中,距西非低地大猩猩分佈的最近距離至少250公里。目前殘存的150-200只被人為分割在五個地帶生活。棲息於熱帶林區,結群,每群 5~15只,多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動,上樹是為看路、覓食或睡覺。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筍、香蕉莖、野果。
華南虎
中國特有亞種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佈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
遠東豹
僅次於東北虎的大型貓科動物
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有“金錢豹”之稱。前足5趾,後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縮。
世界上10大珍稀動物
人類不是地球的霸主,地球上有豐富的物種資源,動物是與人類和諧共處的一員,因此,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動物的廣告語能夠換新人們對於保護動物的意識,因此,瞭解一些保護動物的廣告語是對於保護地球很有必要的。
加灣鼠海豚
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
加灣鼠海豚(學名:Phocoena sinus)是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體格粗壯。背鰭顯著,似鯊魚鰭。頭部渾圓,幾乎沒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覆雜且黯淡的灰色圖案,在某些光線下看起來接近橄欖色或黃褐色,觀察者們通常將這種印象概括描述為“深色”。由於分佈範圍極窄,所以不太可能與其他品種混淆;但也少有野外的觀察記錄。
蘇門答臘犀牛
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
蘇門答臘犀牛(學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體長240-315釐米,體重550-11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紅棕色的長毛。蘇門犀是獨居動物,僅在發情與扶養幼仔時相聚。生活在雨林,沼澤和雲林中。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該物種已成為極度瀕危動物,全球數量僅存200餘頭。
西非低地大猩猩
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
上肢比下肢長,無尾,吻短,眼小,鼻孔大。犬齒特別發達,齒式與人類同。體毛粗硬、灰黑色,毛基黑褐色,老年雄性的背部變為銀灰色,胸部無毛。成年雄性的腰背部有灰白色毛區。棲息於熱帶林區,結群,在樹上或地面高草、岩石下築巢,很簡陋。雌性和幼仔睡在樹上。主要在地面活動,上樹是為看路、覓食或睡覺。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筍、香蕉莖、野果。分佈於赤道非洲。
蘇門答臘虎
現存體型最小的虎亞種
臉部周圍的頰毛較長,鬍鬚也長,全身鵝黃色。蘇門答臘虎擁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條紋顯著,條紋之間的間隔很小,而且條紋常是一對對排列,前腿也有條紋。僅分佈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棲息的環境從平原森林到高山。僅存野生的蘇門答臘虎大約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亞島的五個國立公園。
山地大猩猩
東部大猩猩兩個亞種之一
分佈於非洲維龍加山脈。那裡為這種“溫和的巨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的食物來源,使這種在別處已不多見的動物能在這裡繁衍生息。山地大猩猩由於它粗魯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來十分怕人。但實際上,它們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動物。山地大猩猩大部分時間都在非洲森林裡閒逛、嚼枝葉或睡覺。
馬來亞虎
第三小的老虎亞種
分佈於馬來西亞半島,是2004年新確認的老虎亞種,此新分類是Luo Shu-Jin等人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基因多樣性實驗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研究所得。馬來亞虎是肉食性動物,主要獵食水鹿、麂、野豬和家畜。是馬來西亞的國獸。
爪哇犀牛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爪哇犀牛曾在亞洲廣泛分佈,包括中國南部以及中原地帶(漢朝以前),棲息於低地雨林和紅樹林沼澤中。喜歡獨來獨往,以樹枝、嫩芽、嫩葉、果子、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每胎只生一頭幼犀,哺乳期為1~2年。爪哇犀平均壽命35~40年,最長的可達50多年
克羅斯河大猩猩
大猩猩中最為瀕危的一個亞種
克羅斯河大猩猩僅限於奈及利亞——喀麥隆邊界的山林中,距西非低地大猩猩分佈的最近距離至少250公里。目前殘存的150-200只被人為分割在五個地帶生活。棲息於熱帶林區,結群,每群 5~15只,多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動,上樹是為看路、覓食或睡覺。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筍、香蕉莖、野果。
華南虎
中國特有亞種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佈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
遠東豹
僅次於東北虎的大型貓科動物
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有“金錢豹”之稱。前足5趾,後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