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L夏天

    我本來對陸川的影片不太瞭解,偶然的機會看了《王的盛宴》,又碰見幾篇吐糟的文章,不禁開始關注陸川和他的《王的盛宴》,也為他的藝術寫點文字,表達我自己電影立場。

    首先導演陸川的確在《王的盛宴》這部影片中發揮了更多的個人作用,從新浪的部落格裡我瞭解到他為了維護自己理解的“鴻門宴”與前一家制片公司分手,堅持自己對藝術的理解,貸款六百萬,抵押上私家房產完成了這部影片。眾所周知,流水線上,很多人合作生產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比較適合大眾的口味,接受的人比較多,但那是商品,買這個和買那個沒啥區別的商品,比方你和初識的女人要到個場景比較灰暗的地方推進一下關係,你們很可能會選擇電影院,幾個商品化的電影都會展現男人的肌肉和女人的美麗面龐,你們在這些元素的刺激下,在黑暗的場所裡摸一把、親一口,這些電影的作用就如同取精室的機器一樣,有紅的、有綠的,但沒有本質區別,因為它們是商品,觀看時你們會比較興奮,出了影院你們就會忘記它們,誰還記得取精室裡機器的顏色?

    當然電影都有商品屬性,但也有藝術屬性,就看它偏重於哪一部分。陸川傾注個人心力的《王的盛宴》肯定就更傾向於藝術,因為藝術是個人的。這也就必然使得《王的盛宴》不能被一些人接納,特別是那些習慣於看《戲說紀曉嵐》、《康熙私訪記》這些電視劇的觀眾。我並非說這些電視劇不好,我只是說這些觀眾們更習慣於一些完整的民謠似的故事,平實的鏡頭語言。顯然與這種觀劇習慣相比,《王的盛宴》過於複雜了,過於探索性了,超出了他們的理解。因為在陸川而言,《王的盛宴》首先是電影藝術!

    《王的盛宴》的確學習了一些西方和日本的藝術手段,整個濃重壓抑的氣氛好像莎士比亞的悲劇。劉邦在木地板上慢慢走過,一邊回憶一邊獨白的場面讓人想起日本的能劇。作品大量使用象徵和暗喻的藝術手法:現實中——劉邦宮殿裡壓抑灰暗的環境、他本人以及眾人對於死亡和背叛的焦慮、劉邦一個人的低語與劉邦回憶中——Sunny明媚的軍寨中,人生嘈雜的環境、劉邦項羽等眾將士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邁氣度形成鮮明對比,而且互相穿插,一暗一明、一靜一動、一慢一塊、一抑一揚,更讓人產生出對於過往真實“歷史”的留戀。而現實——劉邦晚年宮殿裡黑沉沉的絕望氛圍卻壓住了、掩蓋住了那曾生機勃勃的真實的歷史。只有韓信臨死的記憶像一道裂縫,讓那個曾衝向未來的年輕自我、那種生命的燦爛在黑色的絕望中一閃而過,令整部影片達到悲 劇的高潮。

    這部作品讓我聯想起中學時代看的電影《雷雨》,但是在藝術手法上比《雷雨》有新的發展。

    為了達到這樣的藝術效果,打破傳統的1、2、3、4,流水賬的敘事習慣是必然的,在這種錯亂的時間順序中,真正依據的順序是獨白者劉邦的情感。這種敘事方法的確背離了那些熱愛民謠故事的觀眾的審美習慣。

    從影片立意思想來看,陸川借用民國以後的一種歷史研究方法——“疑史論派”,認為紙上的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真實的歷史被刻意隱藏了,是沉在黑暗中的。雖然華人非常強調歷史,史官的責任也是真實的記述歷史,但當權者對於歷史的篡改也有其必然性,李世民就曾經多次干預史官記述自己的事情。這種疑史的態度是我們學習歷史和研究歷史所必須的。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肯定也包含了一定曲解乃至創作的成分,所以把司馬遷說成影片的創作者之一亦無不可。

    至於說一些名演員只是在影片中一晃而過,沒有太多戲份,我覺得現代電影的演出一定是以演員為手段、以影片為目的,只要影片成功,演員的表現可多可少,可詳可略,就好像一幅國畫,有大山、有樹木、有河流、有人物,並非所有這些元素都必須畫得非常精緻到位,而應該有實有虛、有遠有近,才能構成整幅畫的統一意境,如果所有的元素都是重點,整體就失去了重點。與此相應,本片中的人物雖然各有自己的主張、各有自己的信仰,但是導演把這些觀點都放在了恰當的位置上,僅僅起到陪襯的作用,影片的主題還是十分明確和統一的,就是前面所說: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黑暗中。在這一大的主題下,人物各自的思想起到了豐富內涵的作用,使得影片更有嚼頭。

    還有某些先生和女士故意用拉拉和基友的套路來理解這部影片,只能說這是他或者她因為自身的特點而從影片中獲得的版本。

    綜合來說,《王的盛宴》具有散文詩一般流暢和激盪人心的邏輯形勢;具有古典油畫一樣厚重的色彩和古希臘哲學家式的深沉思考;還借鑑和融合了古今中外多種藝術形式的表達技巧;以一個歷史片段引發我們對人類社會的全面思考,可以說它是我近年來所遇到最成功的電影之一,因為它的目的是藝術,而不是討好庸才的商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