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播中國非遺文化

    乳膠有植物樹脂乳膠和合成樹脂乳膠兩類。以水作溶劑,幹後膠膜有彈性且透明,是製作畫布底子的合格材料。目前商店出售的白乳膠屬合成樹脂乳膠——乙烯膠。最適宜作繪畫材料的白乳膠為聚醋酸乙烯乳液,這種膠濃度高,幹後膠膜光亮,透明度高,有韌性,不開裂。

    乳膠的質量對於畫布底子至關重要。膠底幹後,用手在畫布背面按一下,若有開裂聲,說明乳膠質量不好。購買乳膠時,應開啟盒蓋察看其濃度,濃度越高越好,兌水的乳膠不易儲存。若盒蓋的邊緣有乾透的乳膠皮,檢查其透明度和柔韌性,堅硬易斷者不能使用。

    使用乳膠做底子的常見方法有: (1)若畫幅較小,用刮刀將未兌水的乳膠在畫布上刮兩遍即可使用。或者先用兌水的膠液刷一遍,略幹後再刮一遍純乳膠。 (2)先用兌水較多的稀薄膠液塗第一遍,幹後多加膠少兌水(以能在畫布上拖動刷子為準)塗第二遍。

    塗第三遍之前用細砂紙將布面打磨一遍,清除掉凸起的線頭。這樣塗刷四五遍即可。反覆塗刷膠液是為了減少畫布的鬆弛度。但用膠不能過多,只要確認布孔全都填充為準。用膠過多會影響畫布著色。 (3)粗紋理畫布不能單純刮膠,必須在塗刷第二遍膠液時加入大白粉或立德粉,水、膠、粉的比例約等量。

    用同等比例的膠粉液刷第三遍。其間用砂紙對錶面稍作修整。最後用稀釋過的膠再塗一至二遍。無論粗紋理畫布、中密度畫布還是細紋理畫布,都可以用上述方法來做白色底子。在做白色底子時,專業畫家習慣於將大白粉與鈦白粉按等量混合使用。

    因為大白粉易於畫布吸收(填孔),鈦白粉能提高明度。 塗膠液的工具一般為寬板刷,上下或左右刷到邊,不要用力過大。除板刷外,畫家常使用刮板(裝修工具)來刮膠。刮板有塑膠和金屬二種,在塗膠粉混合底料時,使用不同的工具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刮出來的底子較平滑,而刷更能體現畫布的紋理特質。 為了長久儲存,一般認為繃裝在內框上的畫布四周應塗上膠液。但膠幹後,四周的畫布會粘在木框上,不利於拆卸,因此不主張在四周刷膠。 10.膠質底子的特點及製作方法如何? 膠質底子的製作,用料與程式都較簡單造價底,所需時間短,著色牢固,柔韌性強,最適於表現性較強的厚塗畫法。

    膠底畫布是現代畫家寫生與創作的理想材料,它不僅適於油畫,也適合坦培拉、蠟畫、丙烯以及其它混合媒介繪畫。曾風行於古典透明油畫技法時代,後來又被印象派畫家所採用。 膠質底子的缺點是不抗潮,在潮溼的環境下,畫布易鬆弛;不具備石膏底子那鮮明、耐久的白色;不及純油底子有彈性。

    古代歐洲畫家採用動物皮膠(兔皮、羊皮、鹿皮等)。皮膠須用冷水浸泡,然後加熱溶解。動物膠液的濃度可根據加水的多少來調整,用於作底的膠液一般採用45~80克動物膠加一升水。 現代畫家多用乳膠作底膠,使用方法詳見“怎樣使用乳膠做底子”。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成品底塗料(GESSO)均為膠質塗料,可直接塗底作畫。 除動物膠、乳膠外,還有少數畫家使用工程用膠,但不能含酸性物質,不能有腐蝕性、白色立邦漆作為膠質漆也可以做底子。

    專業畫家在製作底子上各有自己的習慣和方式,這與畫家的作品風格有關。下面介紹幾種中國油畫家制作膠底子的方法: (1)畫家楊飛雲使用中密度亞麻布,將乳膠用水稀釋,用板刷在布面上刷一遍作為底層,幹後再用乳膠加水和大白粉刷二遍,乾透之後用細砂紙稍作打磨,平整布面,最後用乳膠加水稀釋薄塗一至二遍,布面底子呈亞光效果。

    (2)全山石先生使用的是粗紋理亞麻布。先用牛皮膠刮底層,再刮一層魚皮膠,第三層是上底色(立德粉+膠),一般至少刷五遍。這種膠質底基本不吸油。 (3)畫家朝戈使用中密度亞麻布。由於布紋不是很粗,經幾遍膠粉薄塗之後呈半吸油狀態,露出亞麻布紋理。

    如果表層有顆粒,將畫布靠在平地上,取硬物從背面頂一下即可。不要用砂紙過多打磨布面,以免使畫布表面過於光滑妨礙用筆。 (4)畫家韋爾申選用“4215”型工程用膠(用於粘陶瓷、木板、石板等材料)刷底子。

    他通常用刮刀將膠在畫布上刮一遍即成。若布面縫隙太大,則需在膠中加水用板刷再刷一遍。 (5)畫家何多苓常選用中紋理化纖布。先用膠液塗刷底層,再用GESSO塗第二遍。 (6)畫家劉小東習慣用粗紋理亞麻布。

    先用白乳膠一份,加水三份薄塗底層,幹後按上述方法多加些乳膠再刷一遍,隔天用細砂紙整理布面,將線頭顆粒磨掉,接著用GESSO塗料加水稀釋薄刷二遍。布面呈亞光效果,半吸油狀態。 (7)羅爾純先生通常選擇粗紋理亞麻布。

    先用乳膠加水薄刷,幹後用砂紙略作修整,再用立德粉加膠加大白粉加水刷一至二遍,最後薄塗一遍膠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進入拔節期為什麼不能噴施除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