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寶寶的排尿訓練不同年齡寶寶的排尿訓練雖然每個孩子的排尿功能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對於排尿訓練的時間也不應扣得太死,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0-12個月的寶寶:使用 尿布 和尿不溼由於大腦、神經、肌肉尚未發育成熟,不宜過早對孩子進行排尿訓練,以使用尿布或尿不溼為宜。12-24個月的寶寶:白天 把尿 和晚上用尿不溼結合一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會有尿意而要排尿了。此時小兒由於膀胱容量小,排尿次數較多,應每2小時左右給孩子一次排尿機會。同時也可以給予一定訊號,如吹口哨聲,用以提醒孩子排尿,以避免因長期使用尿布而引起的任意排尿習慣。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溼,但晚上仍要用尿布或尿不溼。2-5歲的寶寶:白天主動和晚上被動排尿以後的孩子,一般白天都能控制排尿,但夜間尚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白天,教會孩子一有尿意,就要主動告訴父母,父母再帶孩子去廁所排尿,就算是用便盆,也要把便盆放在廁所裡,以防止孩子養成隨地大小便的習慣。晚上,仍需要父母叫醒孩子排尿,晚上原則上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溼。5歲以上的寶寶:可以 獨立 上廁所寶寶可以自己脫褲子、提褲子和擦屁股了,因此家長可以讓寶寶獨自上廁所,在訓練獨立大小便的過程中,即使有時寶寶做得不夠好,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完成,為孩子將來獨立生活打好基礎。注意排尿訓練的誤區訓練過早有的母親在孩子幾個月時,甚至3-6個月時就開始進行訓練。由於孩子神經、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孩子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也不成熟,不能承受比較複雜的排尿訓練,反而會造成排尿紊亂。訓練過多有的媽媽一個晚上要叫醒孩子3-4次,甚至4-5次,結果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擴張,膀胱的最大容量得不到增加,也會引起尿床。訓練過少有的媽媽一到晚上,給孩子屁股下尿布或尿不溼一放,就不管不聞,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訓練,有的孩子也會尿床。強迫訓練有的媽媽晚上把孩子弄醒,要孩子小便,不管孩子如何掙扎、哭鬧,不小便就是不許孩子離開便盆,這樣會使孩子對排尿產生恐懼、緊張心理,同樣不利於培養有規律的排尿習慣。推薦寶寶排尿訓練的有效方法寶寶在15個月大時是控制不住尿的,雖然有了尿時懂得告訴媽咪,但完全可能忍不到拿來便盆,就已經尿在褲子上了。要想讓寶寶能夠控制排尿,必須等到他們的神經和肌肉都完全發育後才有可能,而且每個寶寶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媽咪應該在寶寶12個月大時,只要能夠聽懂大人對他的要求,就開始對他進行排尿訓練了。*寶寶12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在短時間內還不能控制排尿,但通常在吃過東西后,就有可能要排尿。媽咪可以拿出便盆,讓寶寶先坐上去熟悉熟悉。對媽咪的建議: 1.可讓寶寶在便盆上坐上一陣子,但不一定非指望他能排出尿。需注意的是便盆不要太輕或底部太小,以免放得不穩當而使寶寶摔倒,以後逃避坐便盆。 2.不要讓寶寶在便盆上坐得時間太久,這樣他會覺得這件事很討厭。 3.便盆周圍的光線要充足,使寶寶有安全感,不要有易使寶寶磕碰的物品。 4.寶寶坐盆時,媽咪要在一旁鼓勵排尿,如果寶寶真的尿在便盆裡了,媽咪一定要及時稱讚他;若是寶寶剛一離開便盆時就把尿排出,媽咪也不要責罵他,一定要有耐心等著寶寶學會控制排尿,避免給其心裡留下不愉快的記憶。*寶寶13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如果讓寶寶吃過東西就去坐便盆,就很有可能把尿排在便盆裡,但並不是每次都能這樣,因為寶寶還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對媽咪的建議:1.每當寶寶吃完東西,就讓他在便盆上坐一會,媽咪需要做得是,在旁邊發出"噓噓"的聲音,或放出流水的聲音,以此養成寶寶排尿的意識和習慣。經過如此反覆訓練,逐漸會使寶寶把時間、姿勢、聲音、便盆和排尿聯絡起來,形成條件反射。2.寶寶把尿排不排在便盆裡,媽咪都要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這樣會使寶寶的排尿意識輕鬆自然地發展起來。*寶寶15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寶寶開始有尿急的感覺了,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通常尿液會很快地流出來。對媽咪的建議:1.不時地問一下寶寶要不要排尿,如果寶寶說"不",一般來講是真的不想排尿,不必非讓他去坐便盆。2.當寶寶向媽咪表示要排尿時,說明尿已經很急了,可能會忍耐不了多久就尿在褲子上,媽咪要讓寶寶儘快去坐便盆。3.當媽咪認為寶寶應該排尿時,可寶寶卻說"不",媽咪切不要生氣,也不要斥責他。*寶寶18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寶寶控制排尿的神經及膀胱功能,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了。對媽咪的建議:1.這一時期的寶寶,可以向媽咪釋出更多的排尿資訊了,但仍然會出現失誤。2.如果寶寶對如廁有興趣,可讓他進去觀摩。3.當寶寶成功地把尿排在便盆裡時,媽咪一定要加以稱讚;若是失敗了則要淡化處理,以免讓寶寶心理上形成挫折感。4.寶寶夜裡還不能保持整夜不尿,還需媽咪起來叫醒他去排尿。
不同年齡寶寶的排尿訓練不同年齡寶寶的排尿訓練雖然每個孩子的排尿功能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對於排尿訓練的時間也不應扣得太死,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0-12個月的寶寶:使用 尿布 和尿不溼由於大腦、神經、肌肉尚未發育成熟,不宜過早對孩子進行排尿訓練,以使用尿布或尿不溼為宜。12-24個月的寶寶:白天 把尿 和晚上用尿不溼結合一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會有尿意而要排尿了。此時小兒由於膀胱容量小,排尿次數較多,應每2小時左右給孩子一次排尿機會。同時也可以給予一定訊號,如吹口哨聲,用以提醒孩子排尿,以避免因長期使用尿布而引起的任意排尿習慣。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溼,但晚上仍要用尿布或尿不溼。2-5歲的寶寶:白天主動和晚上被動排尿以後的孩子,一般白天都能控制排尿,但夜間尚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白天,教會孩子一有尿意,就要主動告訴父母,父母再帶孩子去廁所排尿,就算是用便盆,也要把便盆放在廁所裡,以防止孩子養成隨地大小便的習慣。晚上,仍需要父母叫醒孩子排尿,晚上原則上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溼。5歲以上的寶寶:可以 獨立 上廁所寶寶可以自己脫褲子、提褲子和擦屁股了,因此家長可以讓寶寶獨自上廁所,在訓練獨立大小便的過程中,即使有時寶寶做得不夠好,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完成,為孩子將來獨立生活打好基礎。注意排尿訓練的誤區訓練過早有的母親在孩子幾個月時,甚至3-6個月時就開始進行訓練。由於孩子神經、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孩子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也不成熟,不能承受比較複雜的排尿訓練,反而會造成排尿紊亂。訓練過多有的媽媽一個晚上要叫醒孩子3-4次,甚至4-5次,結果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擴張,膀胱的最大容量得不到增加,也會引起尿床。訓練過少有的媽媽一到晚上,給孩子屁股下尿布或尿不溼一放,就不管不聞,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訓練,有的孩子也會尿床。強迫訓練有的媽媽晚上把孩子弄醒,要孩子小便,不管孩子如何掙扎、哭鬧,不小便就是不許孩子離開便盆,這樣會使孩子對排尿產生恐懼、緊張心理,同樣不利於培養有規律的排尿習慣。推薦寶寶排尿訓練的有效方法寶寶在15個月大時是控制不住尿的,雖然有了尿時懂得告訴媽咪,但完全可能忍不到拿來便盆,就已經尿在褲子上了。要想讓寶寶能夠控制排尿,必須等到他們的神經和肌肉都完全發育後才有可能,而且每個寶寶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媽咪應該在寶寶12個月大時,只要能夠聽懂大人對他的要求,就開始對他進行排尿訓練了。*寶寶12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在短時間內還不能控制排尿,但通常在吃過東西后,就有可能要排尿。媽咪可以拿出便盆,讓寶寶先坐上去熟悉熟悉。對媽咪的建議: 1.可讓寶寶在便盆上坐上一陣子,但不一定非指望他能排出尿。需注意的是便盆不要太輕或底部太小,以免放得不穩當而使寶寶摔倒,以後逃避坐便盆。 2.不要讓寶寶在便盆上坐得時間太久,這樣他會覺得這件事很討厭。 3.便盆周圍的光線要充足,使寶寶有安全感,不要有易使寶寶磕碰的物品。 4.寶寶坐盆時,媽咪要在一旁鼓勵排尿,如果寶寶真的尿在便盆裡了,媽咪一定要及時稱讚他;若是寶寶剛一離開便盆時就把尿排出,媽咪也不要責罵他,一定要有耐心等著寶寶學會控制排尿,避免給其心裡留下不愉快的記憶。*寶寶13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如果讓寶寶吃過東西就去坐便盆,就很有可能把尿排在便盆裡,但並不是每次都能這樣,因為寶寶還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對媽咪的建議:1.每當寶寶吃完東西,就讓他在便盆上坐一會,媽咪需要做得是,在旁邊發出"噓噓"的聲音,或放出流水的聲音,以此養成寶寶排尿的意識和習慣。經過如此反覆訓練,逐漸會使寶寶把時間、姿勢、聲音、便盆和排尿聯絡起來,形成條件反射。2.寶寶把尿排不排在便盆裡,媽咪都要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這樣會使寶寶的排尿意識輕鬆自然地發展起來。*寶寶15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寶寶開始有尿急的感覺了,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通常尿液會很快地流出來。對媽咪的建議:1.不時地問一下寶寶要不要排尿,如果寶寶說"不",一般來講是真的不想排尿,不必非讓他去坐便盆。2.當寶寶向媽咪表示要排尿時,說明尿已經很急了,可能會忍耐不了多久就尿在褲子上,媽咪要讓寶寶儘快去坐便盆。3.當媽咪認為寶寶應該排尿時,可寶寶卻說"不",媽咪切不要生氣,也不要斥責他。*寶寶18個月時身體發育特點:寶寶控制排尿的神經及膀胱功能,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了。對媽咪的建議:1.這一時期的寶寶,可以向媽咪釋出更多的排尿資訊了,但仍然會出現失誤。2.如果寶寶對如廁有興趣,可讓他進去觀摩。3.當寶寶成功地把尿排在便盆裡時,媽咪一定要加以稱讚;若是失敗了則要淡化處理,以免讓寶寶心理上形成挫折感。4.寶寶夜裡還不能保持整夜不尿,還需媽咪起來叫醒他去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