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觀世界Viewtheworld

    飲食營養的精髓是搭配,多樣化食物搭配食用是健康飲食的核心原則。

    “食物要多樣化”,“什麼都吃點,都別吃多”,“飲食模式比單個的食物更重要”。“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諸如此類,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說法。那麼,從營養師的角度,我們吃一餐,不論早餐,還是午餐和晚餐,食物到底要搭配到什麼程度才算營養好呢?一共有四條要求,做到這四條,這一餐就很營養了。

    一、 餐餐有主食,粗細搭配

    餐餐有主食不難做到,,粗細搭配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但粗糧的比例應該是多少,很多人並不清楚。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粗糧比例應達到1/3。美國農業部《美國膳食指南》則建議,粗糧比例最好達到50%。

    粗糧是指全麥麵粉、糙米、燕麥、玉米、小米、青稞、蕎麥、薏米、藜麥、高粱米等(這些穀物也被中國營養學會評為“十大好穀物”),可以做粥,做飯,做麵食,做小食。

    相比而言,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白麵包、白粥等“五白”主食則屬於精製穀物,不但營養價值較低,而且不利於預防2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近年,低碳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主要特徵是不吃任何主食或只吃極少主食)有益健康甚囂塵上。作為減肥手段短期應用時,低碳飲食的確是有效的。但作為長期的飲食模式,健康選擇並不是“低碳”,而是適量的“碳”(碳水化合物佔50%~55%)。

    實踐中可行的做法是,不論粗糧還是精製穀物,一個人的主食進食總量應取決於體重(是否肥胖)和體力活動(是否從事體力勞動或經常運動)。肥胖的人和體力活動較少的人要少吃主食;偏瘦的人和從事體力勞動/運動的人要多吃一些主食。另外,土豆、紅薯、芋頭、山藥等薯芋類也屬於主食。

    二、餐餐有新鮮蔬菜

    餐餐吃蔬菜並不難,但要用心選擇。首先要保證新鮮,醃製蔬菜、鹹菜、長期存放的蔬菜都不在推薦之列。其次,要多選深顏色蔬菜,包括深綠色的(菠菜、油菜、油麥菜、菜心、西蘭花、苦菊、芹菜、青椒等)和紅黃顏色的(番茄、南瓜、胡蘿蔔、彩椒等)。最後,十字花科蔬菜(蘭花、油菜、白菜、甘藍、蘿蔔等)和菌藻類(香菇、木耳、海帶、裙帶菜等)也值得推薦。

    多吃蔬菜水果是重要的健康促進措施。大量的研究表明,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控制體重,預防2型糖尿病,預防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預防代謝綜合徵、骨質疏鬆等慢性病,還有助於防癌。

    成年人每天吃一斤新鮮蔬菜(水果另計,每天半斤左右)是很好的建議。當然,再多吃一些也是完全可以的,特別是對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有益。

    三、餐餐有蛋白質食物

    蛋白質食物是指魚、肉、蛋、奶和大豆製品。這些食物營養價值高,不但提供優質蛋白,還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B等,因而是人體營養的重要保障。

    因為蛋白質在身體內無法儲存,進食後數小時就消耗告罄,所以三餐均勻攝入蛋白質,即餐餐都有蛋白質食物是很好的策略,可以保證蛋白質被很好地利用。一般地,早餐可以用奶製品、蛋類、大豆製品等提供優質蛋白質;午餐和晚餐可以用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大豆製品等提供蛋白質。加餐則可選用奶類、堅果類等提供蛋白質。

    不過,餐餐都有蛋白質並不是主張攝入大量蛋白質,或消費大量的魚肉蛋奶,這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必須適可而止,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並無益處,何況伴隨高蛋白而來的高脂肪還會危害健康。另外,儘量不吃或少吃加工肉類(香腸、火腿、培根、肉罐頭等),它們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定性的一級致癌物。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也要少吃,它們屬於二級致癌物,過量食用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四、少鹽,少糖,少油,限制飲酒

    每天鹽要少於6克,醬油、醬類、雞精、味精等高鹽調味品都要取代一部分鹽。儘量不吃或少吃鹹菜、醃菜、醬菜以及其他高鈉食物。

    每天新增糖不要超過50克,最好不要超過25克,不喝含糖飲料,不吃或少吃甜點。連蜂蜜、紅糖、冰糖、黑糖等也要限量食用。果汁飲料近似於新增糖。

    每天食用油不超過30克,選用多種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欖油、亞麻油、油茶籽油等,少吃豬油、奶油、黃油等動物油脂,以及椰子油、棕櫚油富含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儘量不要食用部分氫化油(含反式脂肪酸,廣泛用於餅乾、曲奇、酥餅、油炸食品、小零食、人造黃油等加工食品中)。

    如果飲酒,一定要限量,每天不要超過25克(以酒精計,相當於中國產啤酒750毫升,紅酒250毫升,白酒50毫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時庫存管理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