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早教小課堂1

    雷火灸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現代醫學為依據,採用純中藥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實按灸的基礎上,改變其用法與配方創新發展而成的治療法。灸療利用藥物燃燒時的熱量,透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區域性面板機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迴圈的作用。其燃燒時的物理因子和藥化因子,與腧穴的特殊作用、經絡的特殊途徑相結合,產生的一種“綜合效應”。

      那麼,雷火灸的功效又有哪些呢?

      雷火灸的9大功效作用

      1.雀啄法:雷火灸火頭對準應對灸處,採用像雞啄米、雀啄食似的上下移動的方法。多用於洩邪氣時,在患部和腧穴上使用。

      2.小回旋法:火頭對準應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小回旋轉,此種方法可採用順時針方向旋轉,多用於瀉法;若採用反時針方法,多用於補法。

      3.螺旋形灸法:火頭對準應灸部位中心點,逐漸由小而大,可旋至碗口大,反覆使用由小而大的操作方法,按順時針螺旋形方法旋轉,多用於瀉法;若按反時針方向進行螺旋形反覆旋轉,多用於補法。

      4.橫行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時移動方向,左右擺動,距離面板1-2cm,多用於瀉法;距離面板3-5cm,多用於補法

      5.縱行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時上下移動火頭,距離面板1-2cm,多用於瀉法;距離面板3-5cm,多用於補法。

      6.斜向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條火頭斜形移動,距離面板1-2cm,多用於瀉法;距離面板3-5cm,多用於補法。在治療鼻炎多種疾病時常用。例如:印堂穴移至鼻翼的兩側迎香穴,必須採用斜向灸法。

      7.拉辣式灸法:醫者用左手三指平壓軀幹軟組織,向中心線外側移動,雷火灸距離面板2cm,保持紅火,隨著醫者的手在患者面板上燻烤。在軀幹部醫者平壓肢體軟組織向遠端移動,也必須雷火灸距離面板2cm,保持紅火,隨著醫者的手在患者面板上燻烤。每個方位每次拉動距離不少於10cm,拉動次數為3-5遍為佳。是雷火灸自創新的手法。

      8.瀉法:以上的補法超過了半小時,藥量增大,滲透加深,就會起到瀉法的作用,尤其是超過1小時的溫灸法就會變成瀉法。

      9.擺陣法:用溫灸鬥:一孔式、兩孔式等,根據病情可以擺橫陣、豎陣、斜陣、平行陣、丁字陣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盃期間米克爾的父親遭綁架,但他仍忍痛出戰阿根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