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聚義之後,在大事件上只有招安的時候鬧過意見不合,大聚義前上山的好漢只有李逵和朱仝大打出手,其它的好漢之間在上山之後真的是一團和氣嗎?
回覆列表
-
1 # 邏輯文史游
-
2 # 門三奇聞趣事
答案是否定的,當然不是!
李逵當時殺了小衙內,朱仝要跟他拼命,如不是宋江吳用攔著,二人一定會有一個死了,所以他二人甚至可以說是仇人。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因為大部分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好漢們之間或多或少都交過手,吃過虧,而且像什麼不打不相識之類的情誼只存在於少數人之間,他們本質是黑社會,心狠手辣的還是佔多數的。
此外,梁山上派系眾多,宋江派系,二龍山派系,桃花山派系等等,結構錯綜複雜,根本不存在宋江是絕對的老大,僅一個魯智深,楊志,武松三巨頭為主的二龍山派系,宋江就得給足了面子,遇事則是安撫不敢得罪。梁山上魚龍混雜,肯定不是鐵板一塊,好漢之間也並非如此和睦。
梁山好漢之間的矛盾在《水滸傳》的原著中並沒有直接體現出來,而全書最主要的矛盾爆發就是在眾好漢是否接受招安的問題上了,所以你說他們彼此有矛盾?拜託這108人都是魔星啊人家不搞內訌,你說他們沒矛盾?可別忘了投胎轉世為人的魔星可並非都是自願上梁山的。所以從這個層面,邏輯文史姨就簡單的列舉一些“世仇”吧。
1、about李逵和鮑旭如果說108人當中誰最不討喜,我想多數人會把這一票投在李逵身上。李逵這個人忠臣度倒是很高,但其嗜殺的品性導致其做了不少過分的事情。比如說江州劫法場,李逵就殺了不少無辜百姓,而晁蓋在進城前嚴格下令不準濫殺無辜,但李逵可不聽,姑且認為他當時還沒正式上梁山所以才放肆吧,不過這次事件過後我想晁蓋也不會對鐵牛留多少好印象。之後在祝家莊,李逵殺了扈家滿門,扈成跑僥倖逃脫算是為扈家留下了香火,當時扈三娘已投降,她也不好說什麼,最殘忍的是扈三娘在一群仇人的祝福下與王英成了婚,簡直不可思議。再往後宋江為了請朱仝上山,讓李逵斧劈小衙內,朱仝上山說出了“有他沒我”的話,但最終還是被眾人勸解了。在高唐州篇章,李逵和戴宗一起前往薊州去請公孫勝,因羅真人不願放公孫勝走,李逵斧劈羅真人,在那個注重禮節的年代,你覺得公孫勝能對李逵的行為容忍麼。
同理,作為李逵替身的鮑旭也是很招人恨,此君的愛好就是殺人,這和大多數梁山好漢的三觀並不和,或許因為這個他也會結了不少仇吧。
2、about吳用吳用這種水平的人居然常自比諸葛亮,也是很打臉。吳用雖有智多星之稱,但縱觀全書奇策他沒出過幾個,餿主意倒是不少。吳用招惹的第一個好漢當屬楊志了,因為他的“策劃”,使得世代忠良的楊志只得落草。之後為了破解呼延灼的連環馬,吳用使計讓時遷去盜徐寧的寶甲(湯隆也是不厚道),被徐寧察覺後半路又讓樂和將其麻翻強行請上山。盧老二的山上之旅更是奇葩,不必我闡述了。
作為梁山元老之一的吳用,在宋江上山後轉投宋江的隊伍,不知道三阮和劉唐會不會對“牆頭草”吳用心生怨念呢?
3、about宋江如果從常理角度來讀《水滸傳》,晁蓋之死是意外,宋江是投降派,梁山覆滅是活該,這沒什麼說的。但如果給小說加點“陰謀論”的佐料,那麼宋江的做法就又有其他的味道了。就拿捉史文恭這件事來講,宋江明顯是篡改了遺囑,而籠絡人心後的他也知道無論最後誰捉了史文恭這老大的位子也終究是他的。
這樣一來,盧俊義的親友團們會不會對宋江有所怨恨呢?那麼或許燕青、楊雄、石秀、蔡福、蔡慶就有了殺宋江而為盧俊義爭位的理由。不過盧老二也知道自己當不了老大,這事也就過去了。
4、安道全想殺了張順這個事件也很簡單,安道全本來能當一輩子花醫生,結果張順殺了他的老相好李巧奴,還在牆上寫下“殺人者安道全”,那麼安道全只能安心當強盜了。
5、李俊、童威、童猛想殺了三阮讀過原著的同學都知道,童家兄弟的水上功夫並不比三阮差,但排名卻很靠後。所以這同行間的競爭除了實力外更多的還是考的是人脈啊。徵方臘時,童家兄弟就用實際行為坑死了阮小二,在南軍的猛烈炮火下,童家兄弟果斷棄船逃走,之後阮小二自刎。
6、about張清張清上山前可是同飛石打了十幾員梁山頭領,可謂出盡了風頭,不知道張清上山後這些人會不會為了面子排擠他,目前看來是沒有的。
7、內涵篇咳咳,這一篇章的段子大家自行理解吧~
雷橫、燕順、王英、陳達、龔旺、丁得孫、朱富、李雲、施恩、薛永、顧大嫂想殺了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當然以上所有的人都想殺了李忠。
最後,梁山上所有用刀的好漢都想殺了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