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三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在這年的5月8日,清政府對外宣佈實行責任內閣制。
在這個責任內閣中,一共有13位清朝的國務大臣。這13位內閣成員分別是;
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內閣協理大臣那桐、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
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度支大臣鎮國公載澤、學務大臣唐景崇、陸軍大臣蔭昌、海軍大臣貝勒載洵、司法大臣紹昌、農工商大臣貝子加貝勒銜溥倫、郵傳大臣盛宣懷、理藩大臣宗室壽耆。
由於這十三位內閣成員中,滿人竟然佔了9位之多,而且為皇親貴胄,所以被稱為“皇族內閣”。
那麼,“清朝滅亡後,大名鼎鼎的皇族內閣成員下落何方,結局如何?”
清朝滅亡之後,做為前清的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移居天津避難,一直在天津居住。
在清宣統皇帝溥儀宣佈退位之後5年,民國六年,奕劻病逝於天津租界,終年79歲。
有趣的是,內閣協理大臣那桐,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外務大臣梁敦彥, 海軍大臣貝勒載洵這4人,與奕劻一樣,在清朝廷散攤子之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到天津買房子,在京津之間兩頭兒居住。
那桐在天津自己選地皮、蓋樓房,投資銀行業務,不問政治,民國十三年,1925年那桐在北京病逝,終年69歲。
做過清朝內閣協理大臣的徐世昌有些耐不住寂寞,對於袁世凱,他是大力配合,所以,做過北洋政府的國務卿。
而到了1918年,高潮陡然出現,這位前清的責任內閣協理,竟然一口氣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
日寇侵華其間,數次拉攏徐世昌出山,被嚴詞拒絕。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即公元1939年,徐世昌病逝於天津寓所,終年85歲。
清“皇族內閣”外務大臣梁敦彥沒閒著,他在後來的民國政府中做過交通總長。
接著又押錯了寶,參與張勳復辟,溥儀任命梁敦彥為外務部尚書、議政大臣。
復辟失敗後,梁受到驚嚇,從此隱居天津,不問世事,民國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梁敦彥在天津病逝,終年67歲。
清“皇族內閣”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可是一直沒消停,他先是組織宗社黨,強烈反對清帝退位。眼見得清廷大勢已去之後,還不甘心,在日本人幫助之下,開始策動“滿蒙獨立運動”,為此資財耗盡,百無一用。
這位前清的王爺,為了交結日本人,竟然將自己的十四女顯玗送給日本浪人川島浪速作為養女,就是後來的川島芳子。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善耆在旅順病逝,終年56歲。
載澤做為當年“清皇族內閣”的度支大臣,在清朝滅亡前參與宗社黨保皇,清滅後又參與張勳復辟,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這位當年清朝的鎮國公,載字輩兒的皇親,“皇族內閣”的度支大臣,已經窮困潦倒,病死在北京,終年61歲。
“皇族內閣”中的陸軍大臣蔭昌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年紀不大,受過嚴格、高階的德式軍事教育,武昌起義開始,攝政王載灃選擇他帶新軍兵出戰,按道理是沒問題的。
可是,還沒等到戰場,基本的部隊運輸、後勤等,就被他弄得全亂套了,就憑這些,這人竟然還成了袁世凱的高階顧問和侍從武官。
張勳復辟,蔭昌又去參與,竟然被任命為禁衛軍統領,復辟失敗,他撣撣袖口,又回去當他的侍從武官。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蔭昌病逝,終年69歲。
“清“皇族內閣”學務大臣唐景崇在辛亥革命之後便宣告隱退,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在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中出任參政院參政,同年病逝,終年70歲。
清“皇族內閣”海軍大臣貝勒載洵在清朝滅亡後,在北京和天津閒居。不參與政治,1949年於天津逝世,終年64歲。
清“皇族內閣”司法大臣紹昌曾經積極謀劃組建宗社黨,清帝退位後,基本無政治活動和影響,民國成立後不久便去世。
清“皇族內閣”農工商大臣溥倫在清帝退位後選擇依附袁世凱,做過參政院長,民國11年,公元1922年,溥倫病逝,終年53歲。
清“皇族內閣郵傳大臣”盛宣懷則早在清廷覆亡之前,就被朝廷革職而亡命日本。
民國五年,即公元1916年盛宣懷於上海病逝,終年72歲。遺囑捐獻一半遺產予以慈善基金。
清“皇族內閣”中的理藩大臣壽耆在武昌起義時就被清廷任命為荊州將軍,可是,這壽耆根本沒去屬地,清帝退位之後,壽耆乾脆選擇避禍隱居,此後,這個人的就失卻了影蹤。
清宣統三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在這年的5月8日,清政府對外宣佈實行責任內閣制。
在這個責任內閣中,一共有13位清朝的國務大臣。這13位內閣成員分別是;
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內閣協理大臣那桐、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
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度支大臣鎮國公載澤、學務大臣唐景崇、陸軍大臣蔭昌、海軍大臣貝勒載洵、司法大臣紹昌、農工商大臣貝子加貝勒銜溥倫、郵傳大臣盛宣懷、理藩大臣宗室壽耆。
由於這十三位內閣成員中,滿人竟然佔了9位之多,而且為皇親貴胄,所以被稱為“皇族內閣”。
那麼,“清朝滅亡後,大名鼎鼎的皇族內閣成員下落何方,結局如何?”
清朝滅亡之後,做為前清的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移居天津避難,一直在天津居住。
在清宣統皇帝溥儀宣佈退位之後5年,民國六年,奕劻病逝於天津租界,終年79歲。
有趣的是,內閣協理大臣那桐,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外務大臣梁敦彥, 海軍大臣貝勒載洵這4人,與奕劻一樣,在清朝廷散攤子之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到天津買房子,在京津之間兩頭兒居住。
那桐在天津自己選地皮、蓋樓房,投資銀行業務,不問政治,民國十三年,1925年那桐在北京病逝,終年69歲。
做過清朝內閣協理大臣的徐世昌有些耐不住寂寞,對於袁世凱,他是大力配合,所以,做過北洋政府的國務卿。
而到了1918年,高潮陡然出現,這位前清的責任內閣協理,竟然一口氣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
日寇侵華其間,數次拉攏徐世昌出山,被嚴詞拒絕。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即公元1939年,徐世昌病逝於天津寓所,終年85歲。
清“皇族內閣”外務大臣梁敦彥沒閒著,他在後來的民國政府中做過交通總長。
接著又押錯了寶,參與張勳復辟,溥儀任命梁敦彥為外務部尚書、議政大臣。
復辟失敗後,梁受到驚嚇,從此隱居天津,不問世事,民國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梁敦彥在天津病逝,終年67歲。
清“皇族內閣”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可是一直沒消停,他先是組織宗社黨,強烈反對清帝退位。眼見得清廷大勢已去之後,還不甘心,在日本人幫助之下,開始策動“滿蒙獨立運動”,為此資財耗盡,百無一用。
這位前清的王爺,為了交結日本人,竟然將自己的十四女顯玗送給日本浪人川島浪速作為養女,就是後來的川島芳子。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善耆在旅順病逝,終年56歲。
載澤做為當年“清皇族內閣”的度支大臣,在清朝滅亡前參與宗社黨保皇,清滅後又參與張勳復辟,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這位當年清朝的鎮國公,載字輩兒的皇親,“皇族內閣”的度支大臣,已經窮困潦倒,病死在北京,終年61歲。
“皇族內閣”中的陸軍大臣蔭昌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年紀不大,受過嚴格、高階的德式軍事教育,武昌起義開始,攝政王載灃選擇他帶新軍兵出戰,按道理是沒問題的。
可是,還沒等到戰場,基本的部隊運輸、後勤等,就被他弄得全亂套了,就憑這些,這人竟然還成了袁世凱的高階顧問和侍從武官。
張勳復辟,蔭昌又去參與,竟然被任命為禁衛軍統領,復辟失敗,他撣撣袖口,又回去當他的侍從武官。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蔭昌病逝,終年69歲。
“清“皇族內閣”學務大臣唐景崇在辛亥革命之後便宣告隱退,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在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中出任參政院參政,同年病逝,終年70歲。
清“皇族內閣”海軍大臣貝勒載洵在清朝滅亡後,在北京和天津閒居。不參與政治,1949年於天津逝世,終年64歲。
清“皇族內閣”司法大臣紹昌曾經積極謀劃組建宗社黨,清帝退位後,基本無政治活動和影響,民國成立後不久便去世。
清“皇族內閣”農工商大臣溥倫在清帝退位後選擇依附袁世凱,做過參政院長,民國11年,公元1922年,溥倫病逝,終年53歲。
清“皇族內閣郵傳大臣”盛宣懷則早在清廷覆亡之前,就被朝廷革職而亡命日本。
民國五年,即公元1916年盛宣懷於上海病逝,終年72歲。遺囑捐獻一半遺產予以慈善基金。
清“皇族內閣”中的理藩大臣壽耆在武昌起義時就被清廷任命為荊州將軍,可是,這壽耆根本沒去屬地,清帝退位之後,壽耆乾脆選擇避禍隱居,此後,這個人的就失卻了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