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6651703812笑抒心語

    這話有道理。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講求禮儀。講禮儀,就有一個長幼、上下、大小、親疏、遠近之分。從孃家這方講,當然是父母最長最親。所以回孃家拜年先到父母家後到其他親戚家是對的。

  • 2 # 使用者63611886033

    年初二回孃家的習俗沿襲了幾千年。其根源還在於封建社會的禮教形成的。

    俗話說:【嫁出門的姑娘,潑出門的水】意寓覆水難收,姑娘屬於外姓人,例如女人姓張嫁給姓王的,名字就叫王張氏。

    舊風俗,過年先祖亡靈於臘月二九、三十和初一都要回來享後代孝敬之樂,但是他們屬陰間就怕家有外人(嫁出去的女兒)。所以就有年初二回孃家的史實流傳至今。

    另外年初一絕大多數人家不出門,說年初一碰到坐【太歲】的姓氏例如亥年太歲姓謝,全年運氣都不好。

    以上所述都是封建迷信色彩,可信可不信。一般來說,幾千年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形成習慣了,因為一年忙到年三十,年初一應該好好關門休息休息。正如流傳的一句俗話:“每逢年初二,家家迎女兒(包括女婿、兒女)。”

    以上就是為什麼年初二回孃家的由來。僅供參考。

  • 3 # 南國秋色好迷人

    大年初二回孃家,是個傳統習俗,源自何時,無法考證。特別是新婚夫婦(當年結婚的),初二回孃家是必須的。

    有習俗講究的說: 孃家大過天,其他靠兩邊。孃舅(包括外公外婆 )雖然重要,但是,每一代人都有關係最密切的親戚,那就是僅次於自己父母的岳父岳母大人了!若從儒家孝道次序來講,除夕夜拜了祖宗神靈,大年初一早上已經拜了高堂父母了,到初二肯定是輪到去拜外家了啦!

    還有一個原因,如果從親情角度來說,很多地方,很多人的兄弟姐妹,在困難面前,往往是孃家人更捨得挺身而出,這也增加了和外家人的感情。

    我和妻子結婚30多年了,每年都是先去妻子父母家,儘管來回將近700多公里,直到兩老辭世。我女兒出生第一年,就是岳母大人幫帶的,我1998年買鋪面,岳父岳母連自己開店找補的零錢都傾盡出來,幫我們湊錢。2012年,我們生意失手,一時生活無著,已經85歲的岳母大人,拿出自己的養老金數萬元,幫我們湊錢還清了銀行房貸,幫我們保住了房子。而我在農村的父母,從來就沒有能力幫我們。

    慈恩難以報答。說說看,孃家重要嗎?

    我是流著淚說寫完這些的,這是我自己最真實的親情感受。除了習俗傳統,孝悌忠義之外 ,外家人的雪中送炭,無私幫助,也令我們心甘情願,真情實意,老老實實在大年初二,要先去拜外家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睡醒感覺背部痠痛是怎麼回事,去醫院拍片檢查說是長了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