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竹ZLZ

    剛剛看到題目而被吸引!論生活中的樂與悲,哪個更有藝術感?

    樂有樂的藝術氣息,悲有悲的藝術意義。想來想去比較燒腦,彼此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感!

    本人大概更傾向於選擇“悲”的藝術。

    想到在N多年前,又看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小說,當然也在後期看過這部電影,電影的故事情節更加緊湊和直觀。

    其實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們的生活狀態,雖然這是一部劇作家托爾斯泰,在18世際末的藝術作品,但對我們當下的生活,充滿了無盡的挑戰與恐懼的人生。

    安娜-卡列尼娜放著安逸的生活而不顧,甚至於連孩子也可以放棄,與自己的丈夫卡列寧爭吵後分開,去追求自己心愛的人:一位年輕軍官沃倫斯基,但在沃倫斯基家人的反對下,對安娜卡列尼娜的態度不明朗……。使得安娜最後悲情於列車的鐵軌之下,自殺!

    我們的人生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故事,覆蓋著厚厚的的悲劇人生!

    雖然安娜卡列尼娜,是悲的結局,但是托爾斯泰把故事變成了藝術作品,所以我覺得“悲”更具特色和藝術感的價值!

  • 2 # 鷲峰沙駝油畫室

    法。

    “樂”是一種追求,是享受,是放鬆。歷史不泛

    大畫家畫了很多“樂”的題材,《蒙娜麗莎》的

    微笑就是高水準的作品的體現。還有很多很

    多,樂的藝術感,也是充分體現當時畫家的思

    想心態,也就是心理變化。他不會隨隨便便去

    浪費時間,畫一幅與自己當時心理相駁的作

    品,因為他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釋放。只有符

    合自己當時的心理形態,才會更好的把握住作

    品的風格和成功率。

    一幅優秀的作品,是畫家歷經生活艱苦坎坷

    的創作結晶。它充分體現畫家為了藝術的追

    求,仿效玄奘西天取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

    神。作品凝聚了畫家畢生的夢想和心血,嚐盡l

    人間酸甜苦辣鹹,遭盡白眼和屈辱,忍氣吞

    聲,慢慢學會了以佛界的“禪”意,去化解一切

    的恩怨。這也潛移默化將更高的思想也融進了

    作品裡,讓人間的“樂”和“悲”都具有了靈性,誰

    站在作品前,都有大量的資訊撲面而來——這幅

    作品好像描述的就是我,沒有豐富的社會閱

    歷,哪能創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來呢?

    “樂”和“悲”都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所在,沒有高低之分。

  • 3 # 施楠看世界

    好的藝術作品無論傳達給人什麼樣的情感,都會讓人感同身受,如荷馬史詩中最著名的兩部分的《伊利亞特》和《ODYSSEY》一悲一喜,讀完之後都令人蕩氣迴腸。

    《伊利亞特》敘述了阿開亞人的聯軍圍攻小亞細亞的城市特洛伊的伊利亞特故事,以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勇將阿基琉斯的爭吵為楔入點,集中地描寫了戰爭最後幾十天發生的事件。聯軍圍攻特洛伊城十年,一直未能攻克,軍中的矛盾逐漸激化,阿基琉斯憤恨統帥阿伽門農奪其女俘,拒絕再為聯軍出戰,後來他的好友兼愛人戰死,為了替他報仇才重新出戰。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爾與阿基琉斯決鬥,英勇戰死。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哀求討回赫克托爾的屍體,舉行葬禮。

    《ODYSSEY》講述了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後因得罪海神,受神捉弄,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處遭難,最後受諸神憐憫始得歸家。當奧德修斯流落異域時,伊薩卡及鄰國的權貴們欺其妻弱子幼。最後奧德修斯扮成乞丐歸家,與其子殺盡求婚者,恢復了他在伊薩卡的權力。

    但是相對來說悲劇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世界上幸福的事大致相同,但不幸卻各式各樣,悲劇更容易戳中人的痛點。

    如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奧賽羅 》《 李爾王 》《麥克白》;世界十大悲劇: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亞、奧賽羅、凡尼亞舅舅、大雷雨、陰謀與愛情、哀格蒙特、安德洛瑪刻、熙德;中國十大悲劇:《竇娥冤》、《趙氏孤兒》、《精忠旗》、《清忠譜》、《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那麼你還知道哪些刻骨銘心的悲劇故事麼?

    最後,容我吐槽一句。網上外國名著的作品圖、影視劇圖、戲劇圖一抓一大把,中國名著的圖片不是戲曲現場照就是書業封面,要不就是二次元COS。現在不是IP當道麼,好好拍部名著改編有那麼難麼,觀眾都看吐了的照樣翻拍,無人問津的還是放著落灰。對比中外名著的傳播廣度和深度,難怪好多人張口能說出幾部世界名著卻不知道中國名著,當然四大名著不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去美國留學,英語方面應該做哪些準備以便更快適應全英課堂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