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與作文

    孩子為什麼喜歡打小報告?

    孩子們打小報告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有些孩子抱有想把他人從道德和行為的錯誤中拯救出來的心態,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的懲罰是對付犯錯誤的人最有效的方式,而有些則希望在別的孩子表現很差的時候,為自己貼上好孩子的標籤。

    源於嫉妒心

    嫉妒心可以說是人皆有之,小孩子當然不能除外,甚至比大人還要強烈。在他們的世界裡是很難做到掩藏情緒的,更別提自我調節了。所以在碰到處於劣勢的情況時,自卑與消極的情緒很容易將對方當成假想的敵人,就會導致這種告狀行為。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與老師一定要做到及時的心理梳理,讓孩子瞭解到他依然是優秀的,依然受到大家的喜愛。而他與這個“敵人”也可以成為相互幫助的小夥伴,以此來化解他內心的焦慮感。

    渴求關注

    經常有這樣的孩子,平時不怎麼愛說話,在學生中沒有存在感,不要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這使得孩子內心有一種得到關注的渴求。

    在這樣的心理因素驅動之下,他們可能會採取向家長、老師打小報告的方式以此來獲得關注與認可。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以鼓勵為主,支援他平日更加放開自我,積極表現,也應經常給予表揚,讓其明白,即使不用這種打小報告的方式他也可以獲得大家的關注。

    尋求幫助

    權力加持

    一位受教育者——我自己的經歷告訴你,愛打小報告也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

    權力確實會讓一個人飄飄然,兒童也是不例外的。我小學時就會為了顯示自己的特權身份刻意抓一些同學的小辮子報告給老師,以此來威懾小朋友。這是因為在我們兒童時期,我們的社會化是不足的,並沒有足夠的情商來對待自己的所處位置以及合理對待身邊人。

    面對這樣的孩子,重點在於要讓他擺正自己的姿態,告訴他沒有什麼是值得可以炫耀的,即使做了班幹部也和所有小朋友是平等的。

    心理專家認為:打小報告的孩子常常都帶有好的動機,他們通常只是想幫助那個違反規定或有不好習慣的孩子改掉那個不好的東西,想把他也變成一個好孩子或老師希望看到的那樣的孩子。他不僅想幫助被揭發的那個人,也想幫助老師。像案例中提到的寶寶就是這樣,只是想替老師來盡一些責任,這個時候,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善意,然後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

    但是,同時我們也要了解,那個被打小報告的孩子,則可能會感覺到被人在背後打了一槍,他可能從此會嫉恨那個打報告的人,也可能從此不再信任那個同學,甚至可能從此不再相信其他的人。

    但我們還是應該儘量控制!

    打小報告對孩子的心靈成長有何影響?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在家時,父母長輩都是以孩子為中心,於是孩子會同樣想借助老師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中心地位。很多時候,孩子打小報告的目的並不是讓老師懲罰其他人,只不過是想借機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滿足自己的表現欲罷了。

    再則,打報告的孩子會以揭發別人的缺陷或汙點為樂,看到他人被批評或被懲罰時更會覺得是罪有應得,在內心裡有感受到一種平衡或釋放,由此會升起一種快感,從此這些孩子內心就失去了同情,失去了接納,失去了寬容,失去了溫情。

    解決孩子打小報告的好辦法

    1、別太以他(她)為中心

    現在的家庭,寶寶從出生起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著轉,儼然成了家裡的“小太陽”,這樣很容易使寶寶形成依賴思想。對於過於依賴別人關注的寶寶,在家庭生活中,不去特別關注他(她),或許是個好辦法。可以不用每次都陪他(她)玩遊戲,而是讓他(她)學會自己待一段時間。要教育寶寶,寶寶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媽媽也有啊,如果寶寶只顧自己,那爸爸媽媽的事情就沒法做了。

    2、引導他(她)自己解決問題

    當寶寶打小報告時,應該引導他(她)先自己解決問題。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裡和寶寶一起玩模擬告狀的遊戲:比如爸爸把圖畫貼反了,可以引導寶寶幫爸爸正過來;爸爸把桌子弄髒了,告訴寶寶,可以提醒爸爸注意,並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乾淨,而不是向媽媽告狀。這樣,寶寶可以學到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還要讓寶寶體會到,這樣解決問題的效果要好於打小報告。

    3、給他(她)一點小挫折

    有些寶寶能力很強,在同齡小朋友中很強勢,他們像“小大人”一樣,總覺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優秀,做什麼事都喜歡指揮別的小朋友,這樣的寶寶很容易形成驕傲心理。我們知道,在寶寶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永遠是第一、永遠強勢,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NBA球星都偏愛留光頭,是因為懶得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