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建波
-
2 # 度小滿金融
首先要說明,今年出臺的資管新規已經明確說明,理財產品要打破剛性兌付,產品要向“淨值化”轉變。所以在將來,老百姓心裡習慣的“保本理財”將不再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財產品還能買嗎?應該如何挑選銀行的理財產品呢?
理財“不保本”≠一定會虧損其實任何理財投資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風險,理財產品有“保本”與“不保本”的分類,只是銀行為了促進銷售而採用的一種銷售手段。幾乎沒有任何理財方式承諾過一定保本,包括銀行存款、國債和貨幣基金。但大家都預設為這些是不會虧損的理財方式,所以,理財方式選擇不能看是否承諾“保本”,而要看風險的高低。
銀行理財有高低風險之分如果仔細觀察,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中,一般都有一欄標示該產品的風險等級,銀行依據理財產品的風險高低,以R1-R5五個等級劃分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向高排列。
一般較低風險(R1-R2)的理財產品,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向比較安全的貨幣市場,比如債券、央行票據等領域。中國要求面向普通投資者的理財產品,是不能投資於過高風險的證券市場。所以即使打破剛性兌付,不再承諾預期收益,但資金的流向沒有變,所以在實質上的風險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
只要投資者選擇了風險等級較低的理財產品,即使銀行不再承諾“保本”,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現本金的大幅度虧損。
購買理財產品之前,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除了關注風險等級之外,再購買理財產品之前還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注意產品是不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因為銀行也會代銷一些保險、基金、甚至信託理財產品,這類產品與銀行面向普通人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同,其資金會流向證券甚至地產、公司權益等市場,風險等級較高,一不小心可能會造成本金的虧損。
所以,銀行理財產品保本與否,並不是看它是不是承諾保本,而是要看其風險等級,在購買理財產品前,認真閱讀產品說明,選擇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才是“保本”關鍵。
-
3 # 奇葩財經說
在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剛性兌付,客戶很難再買到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但是,為了平穩過渡,對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設定了一個最終期限,在2020年底前依然可以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
也就是說,在很多銀行網點依然可以看到在售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對於想追求高收益且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客戶來說,選擇保本型理財產品是最佳選擇之一。
當然,保本型理財產品又分為保本保收益型和保本浮動收益型兩種。保本保收益的安全性更高一些,基本等同於存款,但是收益率要比保本浮動型的理財產品稍低一些。對於客戶來說,現在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是賣一期少一期,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儘量選擇期限較長的保本型理財產品為好,因為最晚截止到2020年底前,所有存續期內的保本理財都要被禁止發行了。當然,理財產品有個最大的缺點,在到期之前無法提前支取,客戶在購買前一定要充分規劃好自己的資產配置,以免到時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
-
4 # 職場老油子
選擇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這個話題永不過時,因為資金安全最重要。
首先投資者在銀行做一個風險測試,看看自己到底是保守投資、平衡投資或激進投資,真正需要什麼產品,適合自己的產品也是至關重要的。投資者本身的把控風險能力,承受風險的範圍都要如實的針對理財產品來定製。
理財產品保本分為保本保固定收益率和保本預期收益率兩種產品,都是銀行承諾保本的理財產品,適合保守投資者來購買此類產品。
保本保收益率的產品在銀行屬於最低風險的產品,其實是沒有風險的。比定期存款高出不少利率,年化利率達到3.5%左右。期限比較靈活,最短的可第二天贖回。產品基本在90天之內,可迴圈投資。
保本保預期收益率的產品在銀行屬於較低風險等級的產品,本金是有保證的。參照以往業績預期收益率基本都能達到預期,年化利率在4.5%-5.2%左右。期限都差不多,很靈活方便。這款產品一旦購買了不到期一般不允許提前贖回,除非有特殊情況,但是預期收益肯定得不到,還要拿違約金的。
銀行保本理財重在保本,適合保守投資者,在監管部門下達的打破剛性兌付的要求後可能見不到保本、保收益這些字眼了,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怎樣變幻,銀行理財還是要按風險等級來評定的,投資者只要買最低風險等級和較低風險等級的產品,換句話說,買的還是保本保收益和保本預期收益的產品。
回覆列表
2018年4月27日,央行聯合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管局釋出了史上最嚴資管新規。新規規定,銀行、信託、證券、基金、保險、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各個金融機構在銷售理財產品時一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這一政策的出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坊間議論紛紛,老百姓們憂心忡忡,在這個金融亂象的社會里,銀行理財都不能保本了,我們還能透過什麼方式放心理財?
首先,我們要明白打破剛兌勢在必行,否則這種系統內風險的不斷累積和傳遞必將發展成為推倒多米諾骨牌的最後輕輕一碰,屆時再做應對已然迴天乏力,傷害的不可能只是金融機構,而是大範圍內的整個經濟社會和廣大百姓。因此,應當在嚴控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其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理念。
其次,大家大可放寬心。雖然銀行理財不允許再承諾保本保收益,但銀行理財產品因為其投資方向(如銀行存款、短期政府債券、企業信用債、貨幣基金等)的嚴格控制,本金和收益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我們必須透過銀行櫃檯或官方APP等正規渠道購買,而此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5%。而收益率更高的產品就要注意了,它往往也具有更高的風險。投資者在選購產品時不要只關注收益率,而應首先如實評測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然後挑選與自己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銀行在銷售產品時會對該產品的風險定級,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的產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保守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