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零點有數

    總的來說,資料智慧有三個核心關鍵點,分別是雲計算、大資料和演算法。

    提到“資料智慧”,很多小夥伴可能會想到“商業智慧”,也就是 BI(Business Intelligence)這個詞。要注意的是,資料智慧的本質是機器人直接做決策,這和傳統的BI(商業智慧)是完全不同的邏輯。

    可能也有的朋友不是很瞭解什麼是BI(商業智慧),在這裡簡要說明一下。商業智慧,主要是負責收集、管理和分析資料,並且將這些資料轉化為有用的資訊,然後分發到企業各處,尤其是,服務於企業的高管,用來提供決策支援。所以其實很多企業,都有BI(商業智慧)這個部門。

    但是資料智慧的邏輯是不同的。資料智慧強調的是直接讓機器人進行決策。然而要實現讓機器人進行決策,背後就需要有三個強大的助手:雲計算、大資料和演算法。

    所以這就是我開頭所講的,三個核心關鍵點,也是要實現資料智慧,必須具備的三個關鍵條件。

    接下來我將力求用通俗的方式,讓大家理解這三個詞。

    首先,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就是指透過把一臺臺的伺服器連線起來,這樣就使得伺服器之間可以相互進行資料傳輸,那麼資料就像網路上的“雲一樣”在不同伺服器之間 飄啊飄~~~所以,在資料智慧的範疇裡,雲計算的核心價值主要是——用極低的成本儲存和計算海量的資料。

    下面講資料智慧的第二個關鍵條件:“大資料”

    “大資料”這個詞,大家肯定是非常非常熟悉了,對吧?看名字,“大資料”,直覺反應,是不是,就是覺得 很大,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資料呀?

    其實不然,不是資料量越大,就叫“大資料”。

    大資料的定義,有很多。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麥肯錫給出的一個定義。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大資料”的定義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儲存、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資料庫軟體工具能力範圍的資料集合,具有海量的資料規模、快速的資料流轉、多樣的資料型別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徵。

    在這個定義裡,講到了大資料的 四個最核心的特質:海量的資料規模、快速的資料流轉、多樣的資料型別和價值密度低。

    資料規模,只是大資料的其中一個特徵而已,除此之外,還有“快速”、“多樣”、“價值密度低”的特點。

    “快速”、“多樣”都比較好懂。那“價值密度低”怎麼理解呢?

    “價值密度低”的意思是,大資料裡的雜質很多、噪音很多。(所以大資料產業裡,才出現了“資料治理”這個專門的行當,資料分析前,是需要資料清洗的大量工作。資料清洗,甚至佔去大資料分析整體工作的70%……)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所講的“雲計算”和“大資料”,它倆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沒有云計算,我們就沒辦法用極低的成本儲存和計算海量的資料。反過來,也正因為有了處理大資料的需求,我們才會對雲計算要求越來越高。二者推動了整個資料行業的不斷高速發展。

    接下來講最後一個關鍵詞:演算法。

    演算法,嚴格說來,不是機器,而是人…………

    演算法,其實是將人的思考進行模擬,抽象成一個模型,然後用數學方法給這個模型找到一個近似的解,之後再用程式碼把這個解變成機器可以執行的命令,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機器大腦的構建。

    大資料和演算法最好的結合的例子,就是大家熟知的2016年萬眾矚目的AlphaGo大戰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的例子。AlphaGo的計算能力超強,它可以把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棋譜都快速學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最佳化。這就是超強的演算法水平!

    好了,以上就是我給大家拆解的,關於資料智慧的三個核心詞:雲計算、大資料、演算法。

    那麼,我們有了“演算法”優勢後,如何獲得其他兩個因素,“雲計算”和“大資料” 呢?這就牽涉到另外一個智慧商業時代的另一個核心詞:資源的網路協同性。我們可以透過資源協同的方式,去獲得雲計算和多源資料的支援力量,包括我們零點也有答對這樣的移動終端的強大互動工具,就可以保證,我們的資料智慧,很好地運轉起來。更重要的是,就如剛剛我所提到的,“雲計算”和“大資料”,都屬於機器人類的,技術類的角色;但是“ 演算法”,是屬於“人”的因素,是“大腦”的角色,是非常不容易被替代的。這就是我們零點很寶貴的競爭優勢。

    資料智慧的道路,還處於發展初期。同時,期待每個資料智慧行業的工作者都能走在未來時代的賽道前端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田玉有哪些好處?僅僅只是視覺上的一些提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