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378959075
-
2 # WaYLand微蘭地
既然大家都是千億專案參與者,一方面阿里這種平臺方不應該只引導人們對資料的熱情,傳播的應該是消費模式和消費體驗,作為我們消費者也應該清醒點,畢竟有沒有得到實惠大家都會算
-
3 # 拓天聊財經
這種很正常,只要有具體的證據,都可以持懷疑態度。
對資料持質疑態度的,大部分是懷疑資料的水分的吧,對於淘寶成千萬商家,肯定不可能保證所有的單子都是正常。
正常來說:雙十一的單子比平時要高出很多,但是也會有一些品牌為了衝榜不惜刷單。尤其在即將破紀錄的時候,比如破億或者破10億,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水分可以說肯定是有的,所有的平臺都這樣,不可避免。
但背後人們的真是消費也是存在的,現在雙十一已經變成了全民剁手,變成了一次購物大會,優惠盛大,各種商家促銷接踵而來。不過優惠計算方式都已經讓吃瓜群眾頭大,越來越複雜。在圈裡就聽到有朋友反應雙十一消費之後竟然之前的價格高。
總的來說雙十一有利也有弊對商家顧客都是如此,商家可以衝刺獲取更大利潤,小商家被擠壓。顧客消費獲得優惠,也有部分剁手太多導致超額消費太多無法還清賬單。
-
4 # 順風逆勢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質疑阿里雙十一資料的都是哪些人。
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一、某些外國媒體
二、看不得競爭對手強大的某些國內商家
三、覺得阿里資料過於完美,不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人
四、鍵盤俠(忽略不計)
某些外媒就不必多說了,看不得競爭對手強大的某些國內商家,這個時候倒是很有可能竄動一些人出來製造負面新聞,打擊對手。而覺得阿里資料過於完美,不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人,要麼是鍵盤俠,要麼就是執著於自己的分析結果,把推測當成現實的人。
今年天貓雙十一僅用21秒,成交額就突破10億元,1分36秒,成交額突破100億元,最終成績定格在2684億元,比去年的2135億元增加了549億元。從2009年的淘寶首屆雙十一創下奇蹟般的5000萬銷售額開始,每年都呈現爆發式的增長,確實造了舉世矚目的震撼。
雙十一剛過,一篇發在半年前的《淘寶2009至2018年曆年雙11銷售額資料造假》被翻出來。早在今年4月,一位ID為尹力慶的網友發了此文,預測今年雙十一的銷售額在2689億元,但他認為阿里在歷年銷售額繪製的點的線形太過完美,這種機率極低,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存在,因此斷定阿里的雙十一資料存在造假事實,還說馬雲是個大騙子,騙了全世界人民十年。
不得不說網友尹力慶的預言還真是“神預測”,與實際結果相差只有5億元。面對網上一些質疑雙十一資料的聲音,天貓公關總監也是在11月12日對這個訊息做出迴應:“天貓雙11資料造假是造謠。”她認為世界經濟總量也是能被預測的,難道經濟發展也能造假。
今年雙十一,京東、拼多多、蘇寧也強勢加入,做足了搶蛋糕的準備,要說對阿里的銷售額一點影響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難免有人對阿里依然能準確保持線性的增長保持懷疑。個人認為,2684億元這個數字應該不會有假,阿里是美國上市公司,造假是重罪,一旦做市,退市、破產、賠償、入獄都有可能,所以造假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資料可以透過多種手段控制,比如控制紅包和優惠券什麼時候發放,放多少能促進多少交易量,是可以預測的。還有“刷單”,不可否認,每次瘋狂購物現象的背後都有被操控的大量“刷單”現象。總而言之,有人覺得,只要不是自己親手統計的,就要保持懷疑,因為資料太容易“造假”,這大概就是質疑阿里雙十一資料的人普遍心理。
不過,能夠推測出阿里雙11的銷售額並不能成為阿里作假的實錘,事實可能是他們對於流量、電商、促銷這些玩法把握得更通透的體現。商家利用消費者面對打折的時候不買點啥總覺得虧的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心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購物節”,再加上不斷地廣告洗腦,明星效應,雙十一的銷量暴增,也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了。
北京時間11月12日上午訊息,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週末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中,單日銷售額再創新高達2135億人民幣(約合307億美元)雙十一大資料出來了,又有大的突破。只要是資料難免保證100%的準確,然而每年一出資料就有部分人質疑阿里巴巴,這部分人到底是種什麼心態?
回覆列表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雙11了,而且中國經濟的一個表現,外媒不總是說中國經濟不行了或者放緩之類的話,想象一下,如果今年雙11沒有超過去年,會給外媒傳導一個什麼樣的訊號。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給華人的自信的中國,和一個走下坡路的中國,想想後果吧,雙11給中國擴大了影響力,所以不僅僅只是一個雙1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