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生鴨跖草

    北宋時期駐軍是經常換防的。

    軍隊由禁軍、廂兵、鄉兵和蕃兵組成,以禁兵為主體構成一種中央軍和地方軍、正規軍和非正規軍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兵力的配置上,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鎮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幹弱枝”。如果京城有變,在各地駐紮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變亂。這樣就“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

    各地廂軍會被換防到九邊,相對應的將領們平時並不領兵,戰時受皇帝派遣才領兵。有指揮權的樞密院沒有部隊,部隊沒有將領,將領沒有指揮權。

    這是宋太祖趙匡胤根據自己的經歷防止有人像他一樣黃袍加身奪趙家天下而布的局,可惜防止了內亂,卻沒能抵禦了外敵。

  • 2 # 雲荒的糰子

    不請自來,回答該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下宋代的軍事制度,宋朝為了防止唐末藩鎮割據的重現,採取的是強幹弱枝,內外相制的原則,通俗的講就是精銳都在中央軍,中央軍有能力壓制地方軍和邊軍。後面宋太祖又創立的“更戍法”,就是中央軍跟邊軍每隔幾年調防一次,防止武將專權。

    再回到問題本身,據史料統計,宋真宗一朝的兵籍以天禧年間為代表,總兵力912000人,其中禁軍432000人,廂軍480000人。主要分佈在北方。按照北宋時期的軍區劃分,分別佈防在京畿西路(首都), 河北路(抗遼前線),河東路(山西軍區),陝西諸路。以及南方地區。兵力分佈隨著對遼關係變化而發生變化,均呈增長態勢。

    首先是京畿西路。首都軍區起碼20多萬人,據記載,鹹平二年,宋真宗“大閱禁兵二十萬於東郊”;“夜三鼓,殿前、侍衛馬、步諸軍二十萬分出諸門,遲明乃絕。上按轡出東華門”。這樣才符合強幹弱枝,內外相制的道理。

    陝西路的軍隊數量,據當年奉命前往陝西排程軍費的度支使梁鼎說:“關中郡縣,控接河西,遠近宿兵不下十萬。”大約有10萬人。

    河東路(山西軍區), 鹹平二年,“河東轉運使掖人宋摶言:‘大通監冶鐵盈積,可供諸州軍數十年鼓鑄,請權罷採取以紓民。’詔從其請。時西北二邊屯師甚廣,摶經制饋餉,以幹治稱,朝廷難其代,凡十一年不徙。”大約也是10萬,因為要保護河北路側翼。

    河北軍區,屬於抗遼前線,長期防備遼軍,據久在河北任職的高階將領王德用說:“鹹平、景德中,邊兵二十餘萬,皆屯定武”澶淵之戰以前,河北駐軍大約是20餘萬人,集中在定州。 就是現在的河北保定市的定州。

    京畿西路、河北、西北、河東四大區域的軍隊,紙面人數就已經達到60萬,佔總兵力的70%左右。其餘分散在京東東路、東南、西南各地,這裡就不去考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的哪件事讓你刻骨銘心?曾經使你感動、心寒、溫暖你的那個人在哪裡,對你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