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玲玲的天空yl
-
2 # 治江心語
某年參加某名牌中學的一個心理老師舉辦的家長講座,這位老師在開講之前首先問了幾個問題,下面的家長異口同聲的大聲說“是”,自信心滿滿滴。
待這位老師講到最後,先前那些高昂的頭都低下了。
自以為是、自信心滿滿的家長絕對是99.9999999999999……%的存在。
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出問題了,這時就著急了、後悔了。
對這樣的家長,你一片好心為了他們的孩子著想,人家不一定領你的情,認為你無非就是盯著他們的錢包而已。
對牛彈琴不是牛的錯,因為牛不會承認自己有錯,所以對牛彈琴是琴師的錯!
-
3 # 夢溪隨談
1.傳統文化的影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不遠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等等,都在勸導我們順從家長,聽大人的話,做個乖孩子。大多數的父母,至今還停留在一言堂。
2.社會道德及法律法規的影響。很早,中國就有了相關的法律,“大逆不道”,不聽父母的安排,就是忤逆,就是不孝,就是在反對社會的道德標準,就會收到來著社會及道德等方面的壓力,迫使你做一個沒有發言權的乖孩子。而且,大多數父母都喜歡“乖孩子”,就是聽話的,老師也是。
3.錯誤的經驗之談。“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你還是個孩子,你不懂”,“我們都是過來人,你聽我們得沒錯”,父母總是把自己以往的經歷和經驗為依據,來判斷現在的事情,要知道時代變了,環境也變了,有些經驗並不再適用。可父母並沒察覺這種變化,還是按照自己原來的經驗處理,問題也就產生了。
4.對下一代的期望太高。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我不會害你的”,每個父母都對下一代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你考名牌大學,希望你找好工作,希望你有個幸福的家,希望你你某某更有出息,希望你……,總之期望太多,所以父母會過多的干涉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劃和安排來生活,小到學習,大至結婚成家等等,多數都是父母在操辦,孩子只是被動接受。
4.父母的認知侷限。很多父母的文化素養和受教育程度有限,在對孩子的教育等問題上,缺少很好的認知,往往都是按自己的認知,自己的經驗來做決定,這種侷限是很難改變的。
5.一種源自本能的反應。人也是一種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絕大多數都有護犢子的本能,為了讓後代更好的延續下去,按照自己的意志更去行事,更利於生命的延續,對錯並不重要。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解決?
1.多溝通,多與父母交流想法,讓他們知道你的考慮,“小孩才說對錯,大人只談利弊”。
2.離父母遠上一點,這種遠主要是距離上的,當一個人去面對生活,多數情況下要自己做決定,父母影響會很小。電話上,最多也是囑咐,不會太過。
3.自己要獨立。不管是經濟還是人格獨立,當你能夠獨當一面,還能為家裡帶來好的改變,父母也就放下了。
最後,可能說的有點亂了。大家見諒!
-
4 # 令人期待的2035年
我先從以下兩種情況進行回答,請交流一下!
第一,日常生活,家庭料理方面。父母為了讓孩子們減輕些工作壓力,也有的要為孩子積攢點學費,他們在日夜操勞著,拚命地工作著,儘管孩子們再三勸阻,但他們是不會聽孩子們的話,他們在"一廂情願"地努力著,這也正是父母對孩子愛的一種體現,孩子們要理解父母的心情,要常回家看看,替父母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第二,思想方面,一些父母年紀大了,他們的思想己跟不上了時代,為了某些事情他們會嘮叨一番,儘管孩子們從多方面解釋,但他們還是認為自己是對的,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們要抽出一點時間幫助父母學習一下,豐富一下他們精神頭腦,不要讓時代拋棄了他們,時代的車輪是無情的,它們不會因為某些人的不進步,而停止不前的!!!
回覆列表
我覺得父母應該跟孩子好好的溝通,明白孩子到底要做什麼,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聽從,這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非但不會聽,還會起相反的效果,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緊張,孩子更叛逆。所以說,不應該讓孩子一味的聽從父母的話,而是好好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