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akim的橘子
-
2 # 社會萬花鏡
老塔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鄭重決策:順應人民群眾的心願,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文物保護原則,發掘雷峰塔地宮,建造雷峰塔遺址保護設施,並對遺址保護設施的內在功能和外觀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體量和風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於2000年12月26日奠基後進展順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雷峰塔的建設在中國風景保護和建設史冊上留下了四項“天下第一”:塔類建築採用鋼材框架作為建築支撐、承重主體的天下第一。 塔類建築中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天下第一。 塔類建築內部活動空間最寬敞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築內部文化陳設最豐富的天下第一。
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燬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臺基(起到保護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剎高18.25米[1],地平線以下的臺基為9.8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臺基二層、臺基底層。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燬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簷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同時二至五層還有外挑平座可供觀景。用於裝飾的塔剎高16.1米,塔頂採用貼金工藝。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時期江南古建築的典型風格,遠處望去,金碧輝煌。專門為保護遺址而建的保護罩呈八角形,建築面積3133平方米,外飾漢白玉欄杆。保護罩分上下兩層,將雷峰塔遺址完整地保護起來。
雷峰新塔建成後,已經消失了七十餘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蹟中大放異彩。遊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遊人的遠望近看之中。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盪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莊、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一覽無餘。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
開啟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裡,就是古塔遺址。而在臺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整個遺址區被玻璃包圍著,遊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而今天,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還被仔細地包裹著。
新塔暗層全無門窗,神話傳說《白蛇傳》將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此外還設有“捐贈建塔紀念牆”。新塔二、三、四層將分別展示銅版線刻壁畫“吳越造塔圖”、雷峰塔歷代詩文佳作、彩繪壁畫當今“西湖十景”。新塔穹頂內壁闢有2002個塔龕,每個龕內安放著一個小金塗塔,穹頂和樑上均為銅質金或貼金。穹頂設有天宮,藏雷峰塔重修記、新塔模型等,以求傳諸後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體現很強現代工藝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兩座透明的電梯,周圍是不鏽鋼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銅塔,僅這一項花費就需2000萬元,欄杆、裝飾瓦、脊、柱等都採用銅製。值得一提是銅瓦,雖為銅製,卻呈青銅色,與陶瓦非常相像。而且,這些銅瓦,還透過螺絲相互吃緊,不會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樣易脫落。早就倒掉了,應該是在民國時期倒掉了,現在的新塔是2000年後重建的。
-
3 # 清遠市旅遊網
如果要說國內哪座塔,大家最耳熟能詳,應該莫過於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了,雷峰塔還在的,只是你現在看到的是重建的。重建工程於2000年12月26日奠基後進展順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其實現在雷峰塔真沒什麼好去的,門票40,完全現代重建的,到塔前扶梯直達到塔頂,直梯直達,本來爬山爬塔是想享受爬完九九八十一臺級後來自高處的一絲涼風 結果不費吹灰之力登上塔頂,看的全是後腦勺。。。其實就是40元俯瞰一眼整個西湖。
回覆列表
你好
現在還在,不過是重建的。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鄭重決策:順應人民群眾的心願,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文物保護原則,發掘雷峰塔地宮,建造雷峰塔遺址保護設施,並對遺址保護設施的內在功能和外觀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體量和風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於2000年12月26日奠基後進展順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