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醫路同行

    紅細胞減少,一般都會伴有血紅蛋白的下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貧血。因為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在我們國家,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懷疑是不是有貧血,做個血常規即可明確。

    根據血紅蛋白濃度,貧血又有程度的區別:貧血的患者,一般會有頭痛、眩暈、萎靡、暈厥、失眠、多夢、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面板粘膜指甲蒼白、消化功能減退等等。貧血的原因很多,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失血過多、紅細胞破壞過多、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需要查明病因才能對症治療。一般血紅蛋白不低於60g/L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輸血。另外說一句,現在血庫緊張,用血的患者多而獻血的人少,很多情況下,非急診輸血,需要家屬獻血後,拿著獻血證,才能申請到血。人口基數大,實在是沒辦法。

  • 2 # 使用者101164851905

    貧血一般不以紅細胞減少為標準,而是以血紅蛋白減少為標準。

    中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中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但紅細胞減少一般會伴隨血紅蛋白減少。

  • 3 # 唐旭東大夫

    紅細胞減少其實就是血紅蛋白減少。

    血紅蛋白減少會引起貧血。

    但是貧血如果在早期可以沒有症狀。

    只有中重度貧血才有明顯的症狀,被患者發現後來就醫。

  • 4 # 杏花島

    血液中紅細胞是將氧氣運送到各個器官組織的重要成分,如果血液中紅細胞的容量下降是就會導致貧血的發生,但是由於血液中紅細胞的容量測定比較複雜,臨床上判定是否存在貧血一般用血紅蛋白的濃度來代替,血液中血紅蛋白濃度低於正常水平說明患者存在貧血,但是有很多輕度貧血的患者往往是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的,但隨著血紅蛋白濃度逐漸下降,逐漸出現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貧血表現,但是根據貧血的產生的機制不同,除了頭暈、乏力等共同症狀之外,不同的貧血還會有其不同的臨床表現。

    缺鐵性貧血是臨床最常見的貧血型別,輕度的貧血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是貧血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逐漸出現面色蒼白、乏力等臨床表現,組織缺鐵還會出現異食癖、口腔炎、舌炎、匙狀甲等特殊表現。巨幼細胞貧血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12及葉酸而導致的一種貧血,除了貧血表現之外,有的患者還會出現舌乳頭萎縮、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對稱性遠端肢體麻木、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症狀。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比較複雜的一種貧血型別,除了貧血症狀之外,感染和出血是再障的主要臨床表現,如果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患者神志會因為出血或者嚴重的感染而死亡,臨床需要高度重視。

    此外,免疫系統異常、自身溶血也會導致貧血的發生,也就是說,不同的貧血臨床症狀也不盡相同,臨床需要加以鑑別,對因治療才能事半功倍。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 5 # 家庭醫生名醫線上

    紅細胞是我們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富含血紅蛋白,是在紅骨髓中形成的,發育成熟後就會進入血液,主要負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運輸工作,也兼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如果紅細胞數量減少了或者血紅蛋白含量降低了,則屬於貧血症。貧血患者可能會出現臉色蒼白、容易疲倦、易怒、虛弱無力、呼吸短促、低血壓及因低血壓而在姿勢改變時覺得頭暈目眩、口腔疼痛、指甲易裂、頭痛等症狀。

    那麼,貧血好發於那些人群呢? 貧血高危險人群主要有以下幾種:經期女性,因為女性每個月固定會流失血液;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因為她們需要更多的鐵質;嬰兒、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長的輕少年,以及平時飲食鐵質、肉類及蛋類攝取不足的人。

    貧血症的治療:

    1.重度貧血患者、老年或合併心肺功能不全的貧血患者應輸紅細胞,糾正貧血,改善體內缺氧狀態;急性大量失血患者應迅速恢復血容量並輸紅細胞糾正貧血。對貧血合併的出血、感染、臟器功能不全的人,應該進行不同的支援治療;多次輸血併發血色病的人應該進行去鐵治療。

    2.針對貧血發病機制的治療。如果是缺鐵性貧血的話,需要用乳酸亞鐵口服液等藥物補鐵。如果是巨幼細胞貧血的話,需要積極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需要採用糖皮質激素或脾切除術。如果是遺傳性的貧血,則是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方法治療。

    3.飲食調理:注意飲食,適當攝入紅肉、肝臟、蛋黃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或缺鐵嚴重,則必須補充鐵劑。另外,可以多吃橙子、黃瓜、紫菜頭、胡蘿蔔、柑桔、番茄、菠菜等食物,補充維生素C,有助於幫助補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傷口多久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