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鄂東三農

    問題:小麥剛出苗遇到乾旱,會有什麼影響嗎?需要注意什麼?

    答案:小麥出苗後,出現乾旱,分兩種情況對待。小麥土壤墒情一般,旱情一般,幼苗沒有出現萎蔫枯黃;土壤墒情差,小麥出現萎蔫枯黃。

    第一種情況,土壤墒情一般,乾旱程度普通,幼苗沒有出現萎蔫枯黃。這種情況屬於輕度和中度乾旱,只要幼苗是青色,不會旱死,就不用澆水抗旱。因為,小麥幼苗期需水量相對來說較少,土壤墒情下降時,幼苗需要水分,根系會向深層土壤生長,吸取深層土壤裡的水分,有利於提高小麥中後期抗旱能力。這種情況就不用澆水,若是墒情下降嚴重,幼苗枯黃,澆輕度水保苗,也不要澆透。

    第二種情況,土壤墒情差,小麥出現萎蔫枯黃。這種情況,以保苗為核心,進行澆適量的輕度水,緩解旱情,千萬不要澆得太多,澆得太透,反而影響小麥幼苗的生長,不利於中後期抵抗乾旱的能力。

    總之,小麥在幼苗期,需水量不大,乾旱情況不嚴重時,可以不澆水抗旱;乾旱嚴重時宜澆輕度水保苗。

  • 2 # 楊致運

    小麥剛出,出現乾旱,對小麥的深紮根,後期的抗倒伏,植株的高度,健壯都將受到影響,若小麥葉子發蔫捲縮,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小麥發黃時還會影響正常生長。由於乾旱,土壤水份不足,種子不能吸水充分,未滿足出苗的需要,往往不能一次性出全苗,出苗後麥苗髮根少,出葉速度慢,遲遲不發分孽,還會出現缺位櫱,不利於壯苗的形成,嚴重時還會死苗斷壟,直至減產減收。這就是小麥生長的兩個恐旱時期之一的播種出苗期。應及時給小麥小量勤灌澆水一次。灌溉條件不好的,可人工根外噴霧,結合施用一次尿素追肥,或施用磷酸二氫鉀,使小麥快速增色返青,用量20斤/畝。對小麥根部噴施。

  • 3 # 鄉村關中

    我們關中一帶最適合冬小麥生長,我結合我們這一帶小麥田間管理,答題如下:

    第一,小麥播種萌芽,出苗齊茬,說明土壤墒情適合小麥生長。這時因暮秋天氣少雨,及西北風強刮,初冬氣候變冷乾燥,土壤水分流失很快,小麥出苗後乾旱屬正常情況。

    第二,麥土墒情一般,麥苗出現黃葉。但冬小麥出苗後習性具抗乾旱,麥苗根系有基肥及土壤生物元素供給營養,本身幼苗所需營養不多,根系向深層土壤生長並吸收其水分,所以不要澆水。

    第四,麥苗枯萎乏力,且土壤十分乾旱。這種情況又不能再翻種,就要及時噴灌,如果沒有條件,可用渠水,或井水澆灌,以保證麥苗的成活率。

    秋風土壤乾旱田間起微塵,對小麥造成什麼影響呢?

    第一,麥苗根系扎不深。春季雨水增多,麥苗起身後容易出現倒伏,小麥本身抗倒伏能力減弱。

    第二,小麥株植無法長高,進而影響小麥產量降低。

    第三,麥苗葉子發蔫捲縮,導致幼苗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影響正常生長髮育。

    針對播種後麥苗出土後乾旱,應對的措施是:

    第一,灌溉澆水。不但解決乾旱問題,還能保證小麥營養供給。

    第二,播種時要選擇適合本土氣候特徵的抗旱小麥品種。

    第三,採用人工噴水的形式。現在多數農村都有果園,用給果園噴灑農藥的機械在傍晚時分霧狀噴水,可在水中每畝加6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等,既補水又增肥,保證麥苗正常生長。

    第四,等待天氣降雨,或者雨夾雪,自然改善土壤水份。這點農民不要抱僥倖心理。

  • 4 # 農業引擎

    作物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在生長期遇到乾旱是非常不幸的,特別對於小麥來說,小麥這個作物雖然生長在冬季,但是更多的,它抗寒多一些,不論是乾旱還是水澇對它都是致命的。

    小麥剛出苗遇到乾旱對於它們來說自然是不幸的,剛剛快要成長了,缺遇到了水量不足的現象,缺水會導致細胞出現乾癟現象,就是所謂的失水。

    這很可能對後來的種子的飽滿程度有影響,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旱情不是很嚴重,就是看一下小麥的根部或者此時的頸部,還是有翠綠的顏色或者雖然有些發黃,但是生命跡象仍然很明顯,就不用澆水了,一段時間之後它自己就會緩過來了。

    如果旱情嚴重,發現小麥出現萎葉發黃現象,此時要想保苗也不能澆太多的水,因為此時的小麥剛剛抗旱成功,如果澆水過多會是出現水分過飽和現象。

    盲目的澆水可能會導致爛根現象,澆水不久可能會再出現一次死亡現象,即使扛過去了,對以後小麥的拔節和抗旱都很不利,特別是中後期就又到了春冬期乾燥多風的現象,現在也需要很強的抵抗性,所以為了後期小麥的生長此時也要注意澆水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爐石傳說新版本“奧丹姆奇兵”有哪些合了就不虧的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