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機永動機

    這個問題有個巨大的陷阱,很多人不知不覺就掉了進去,下面讓我們看清楚,不要上當。

    薄機翼厚機翼,在航空界有2個含義,一個是絕對厚度的厚薄,簡單來說就是上尺寸測量厚度,比如一般的戰鬥機飛機機翼,在根部厚度最厚可達30-40cm甚至更大,這不算爆了,當然,尖端都薄一些,厚度大體就是幾個cm。

    美國YF23戰鬥機,機翼看著是不是很薄啊?

    這就是美國YF23戰鬥機的機翼根部實際厚度,很厚哦,大體有30cm左右,耳片大多是鈦合金接頭,非常結實

    另外一個就是相對厚度,簡單來說就是機翼的實際厚度和機翼弦長的比值,這種資料對於亞音速飛機比如波音737來說,大體是10%的資料,對於超音速飛機,大多是3-5%,後掠角越大的機翼相對厚度越小,殲20採用50度後掠角,常規設計來說相對厚度3%左右就夠了,即使採用這麼小的資料,機翼根部也是非常非常厚實的,而且飛機機翼有4-5根大梁,極其結實粗壯,不存在任何強度問題,摺疊後,也沒事。

    殲20摺疊上軍艦,就摺疊外面這麼一小段,對於強度影響微乎其微

  • 2 # 利刃號

    殲-20是中國自己獨立生產的第五代戰機,已經完成了小批次生產。而在最近,網友似乎對殲-20的機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訊息稱殲-20機翼太薄可能存在強度上的問題,此後又有訊息稱,殲-20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被改造成艦載機,那麼,殲-20的機翼是薄機翼嗎?如果是薄機翼,其上艦強度是否夠呢?

    關於機翼是否是薄機翼,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殲-20和其他超音速戰機一樣,採用的都是薄機翼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以說是有利有弊。利在於它能夠大大增強戰機機動性,而弊在於其失速特性很差,這也就導致了其操縱性和穩定性較差,再加上鴨翼式佈局的穩定問題,殲-20的氣動劣勢被進一步放大了。

    但是在機翼強度上,我們卻不必擔心,縱然是薄機翼的設計,其厚度也不會特別薄,只會比一般的機翼薄一點。此外,殲-20的機翼在負擔上也不是很重。同樣是薄機翼的F-35C,機翼上還要掛載武器,而殲-20為了加強其隱身能力,在機翼上不會掛載武器,這樣一來,機翼承擔的載荷就會大大減輕,所以根本不必擔心機翼強度的問題。

    然後來說說關於機翼摺疊的問題,艦載機使用摺疊機翼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比如俄羅斯的艦載機蘇-33和美國F-18超級大黃蜂,還有中國的殲-15飛鯊都使用了向上摺疊的機翼,但是這些飛機無一例外的都是平直機翼,後掠角度非常的小,設定摺疊機關很方便。但是,像殲-20這的的五代機普遍都是是大三角翼,假裝摺度更大,所以殲-20不大可能改造成摺疊翼。

    所以說,雖然作為薄機翼的殲-20,其機翼上艦強度夠,摺疊後也夠。但是其不大可能改裝成摺疊翼去上艦,中國海軍很有可能在未來重新設計或者改裝一款新的艦載機,殲-31就是很好的例子!它的機翼與F-35有很大相似性,具備改裝潛力,畢竟我們的海軍又不差錢。

  • 3 # 蝸牛沒腹肌

    隨著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技術的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從剛開始傳出研製的訊息到現在的正式服役小批次生產,殲20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物件。作為中國的第五代戰機,其熱度一直未曾減過。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殲20到底是不是"薄機翼",其機翼摺疊後上艦強度是否足夠呢?

    關於這個問題,官方沒有明確的公佈相關的資料,也沒有就此作出回答。那麼,這應該是保密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從網上曝光的殲20的圖片來分析殲20的機翼究竟是薄機翼還是厚機翼。從圖片上來看的話,其實殲20的機翼相對於殲10來說還是比較薄的。而且,仔細看的話,其機翼的薄厚程度其實與美國的F35差不多。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薄機翼摺疊後,其上艦強度到底怎麼樣?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多餘的,沒必要擔心。殲20的機翼摺疊後,如果上艦,那強度絕對是夠的。機翼看起來薄,並不能代表機翼的強度就不行。現在的很多的複合材料質量其實都很輕,而且很也薄,但是這樣的材料的強度卻很高。(特別強調一下,蘇57的機翼更薄)

    其實,在航空界,飛機機翼的薄厚程度並不能用單純的看上去的薄厚程度來說明問題。專業人士對於飛機機翼的薄厚程度是用絕對厚度和相對厚度來表達說明的。戰機的機翼看起來很薄指的是翼尖很薄,而這一區域承擔的載荷很小,記憶的載荷主要集中在翼根處,因此討論薄厚並沒有太大意義。根據殲20在珠海航展上的機動性展示可以判斷,它的機翼根部是非常結實的,強度很高。

    而且,殲20作為第五代戰機,採用了很多的新型材料和先進技術,機翼強度是肯定足夠的,這一點不用擔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育碧4月29日直播刺客信條新作揭秘時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