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村食哥
-
2 # 琉璃小妖兒
我們在電視上常看到的就是滿漢全席,但是“滿漢全席”是民國時一些商人杜撰出來的“清代國宴”,並不是真的是大清國宴,那麼到底這個國宴是什麼呢?
光緒十五年在大清國理各國事務衙門舉行過一場國宴,從選單可以一窺當時的國宴都上些什麼菜。
酒、飲料:狀元紅酒、茵陳露、玫瑰露、五加皮及茶飲。
菜餚:熗豌豆、蒸蘋果、炸元宵、雞絨魚翅、紅燒羊肉、熗王瓜、蒸梨、黃饅首、添桂魚凍、蜜炙火腿、拌蘿蔔英、山查酪、山藥刺、添紅燒春筍、燒奶豬、熗扁豆、乳酪。
-
3 # 妍埼玉老師呀
小滿漢全席及著名宮廷宴選單 滿漢全席始於清代中葉,是中國一種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 巨型筵宴。既有宮廷餚饌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 1、四到奉:什錦頭盒-個、下馬點二式(粉果、煙麥)、上湯片兒面每位-盆 2、四熱葷:雞皮鱘龍、蟹黃鮮菇、玉簪出雞、夜合蝦仁 3、四冷葷:酥姜皮蛋、京都腎球、酥炸鯽魚、鳳眼腰 4、四雙拼:菠蘿拼火鵝、北菇拼豬腰、青瓜拼腰花、露筍拼雞肉 5、四大碗:一品官燕、鳳尾大裙翅、象拔虞琴、金錢豹狸 6、四中碗:虎扣龍藏、仙鶴燴熊掌、銀針炒翅、鼎湖上素 7、四小碗:炒梅花北鹿絲、紅爐烘雪衣、乾燒網鮑片、鳳入竹林 8、匹每位:月中丹桂、舌戰群懦、清湯雪耳、鹿羧水鴨 9、四燒烤:燒乳豬全體、如意雞-對、冶爾巴-札、掛爐片皮鴨-對 10、四冷素:齋扎蹄、素筍尖、齋面根、素白菌 11、四座採:清蒸海鮮、廣肚乳鴿、烏龍肘子、燈燒羊腿 12、八鹹點:母子鮮蝦餃、雞肉拉皮卷、雲腿餡兒府、蟹肉海棠果、鮮蝦扒水餃、百花釀魚肚、芙蓉雞粒餃、酥炸鱸魚條 13、八甜點:改瑰煎蛋糕、脆皮菠蘿球、奶油燈香酥、蓮子蓉方脯、得汁鴛鴦筒、芝麻鳳凰卷、七彩凍香糕、水晶鮮奶凍 14、二甜菜:西瓜盅、雪凍杏仁豆腐 15、-面:乾燒伊麵九寸 16、-乾飯:白飯 17、-稀飯:白粥 18、四飯菜:鹹蛋、牛乳、鹹魚、炒菜 19、-湯:草菇蛋花湯 20、四跟湯:酸辣牙(跟外豬)、火腿上湯(跟第一道甜點)、長春湯(跟片皮鴨)、草叢上湯(跟伊麵) 21、四跟面製品:於層簾(跟乳豬)、片兒燒(跟如意雞),粑粑(跟片皮鴨)、如意卷(跟哈爾巴) 22、-百子桃包:雀鹿蜂猴百子壽桃全座。二分手:大紅瓜子、炸銀杏仁
回覆列表
清朝是中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是努爾哈赤建立,長期居住在今黑龍江一帶。脫離了明朝的統治後,1636年,皇太極在瀋陽改國號為大清,正式開始了滅明的戰爭。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以為明帝報仇為名引清軍入關,隨後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清宮菜是中國比較完整保留下來的宮廷菜。它集古今、南北名菜,品種多達二三百種。影響遍及五洲四海,是中國烹飪藝術的寶庫。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窮奢極欲,貪吃天下名味,使御膳房大大擴充。形成了製作精細、色形美觀、味道醇鮮、軟嫩清淡的特點。今天要說的就是在清宮最愛的菜
第一道“櫻桃肉”是慈禧太后晚年喜好的一道菜餚,據慈禧太后身邊的女官德齡回憶:“到了太后暮年的時候,櫻桃肉便奪取了‘響鈴’的位置,一變而為太后特別中意的一味菜了。”
第二道“清燉肥鴨”也是慈禧太后喜歡吃的一道佳餚。鴨在中國曆來被視為珍品,它既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又具有滋補身體之功效。據清代《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鴨,甘涼。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嗽息驚,消除食積。雄而肥大極老者良,同火腿、海參煨食,補力尤勝。”
第三道“百鳥朝鳳”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宮廷名菜。乾隆皇帝為了給太后鈕祜祿氏做六十大壽,在大報恩延壽寺內舉行隆重的祝壽儀式,院中將關在籠子裡100只不同種小鳥,一齊放出,好像在朝拜皇太后一樣。於是宮廷御廚在製作慶壽宴會菜餚時,便取用母雞、鴿蛋、蟹黃等原料,做成了形如百鳥朝鳳、色澤美觀、口味鮮美的菜餚,取名“百鳥朝鳳”。
最後文思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鮮美,並且刀工驚人,一塊豆腐在資深的大師傅手中,橫切,豎切,幾分鐘的光景就成了幾千根豆腐絲,根根清晰、粗細均勻。先將豆腐絲放入碗中用沸水漂起。然後將金針、木耳、冬菇、筍皆切細絲。冬菇絲放入碗內蒸透。炒鍋上火,入高湯燒沸,入冬菇絲、筍絲、青菜葉絲、加鹽燒沸,盛入湯碗。與此同時,另用炒鍋上火,放入高湯燒沸,放入豆腐絲,待豆腐絲浮起,立即用漏勺撈起,放入湯碗,趁熱上桌。幾分鐘的時間,一碗鮮嫩的文思豆腐就可以上桌了。據說,當年乾隆皇帝曾品嚐過此菜,“文思豆腐”還一度成為清宮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