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羽尋青簡

    西夏的主體是党項族,因屬羌族系統,亦稱党項羌。以西夏王室拓跋氏部落來說,在隋末唐初是吐谷渾附庸,混的是今青海、甘南、川西一帶。貞觀時,唐與吐蕃爭霸,党項諸部作為難民紛紛申請內附,被唐廷內遷到今甘肅,之後又內遷至今甘陝交界,安史之亂後又遷入陝北——硬生生從西南民族變成了西北民族。而其他党項部落也一路遷入今屬陝甘寧三省的西北地區,歷經百年,到宋代已逐漸發展為當地的主體民族。

    靈、夏 、綏、麟、府、環 、慶、豐州,鎮戎、天德、 振武軍並其族帳 。更可怕的是,由於党項族的繁洐壯大,這一地區的部分漢民也受其影響党項化。史料記載中出現了許多“某家族”命名的當地党項部落,如楊家族、蘇家族、獨家族、傍家族、慕家族、鼻家族、郭家族、旺家族、梁家族、保家族等,據信也是党項化的漢人。唐詩云“漢人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說的雖是河湟,但在西北的靈夏也是一樣情況。唐末,拓跋思恭因鎮壓黃巢有功,被唐廷封為定難軍節度使,還賜姓為李,轄夏、銀、綏、宥諸州,正式從羈縻部落躍身為藩鎮割據政權。作為唐初以來党項諸部中最強大的氏族,拓跋李氏在党項族所控制的地區擁有極大號召力。李繼遷叛宋後幾次大敗,逃入地斤澤後稍事休養後即能東山再起,就是依託了這種“群眾基礎”。定難軍之外,即使名義上由漢人軍閥控制的藩鎮,也不得不仰當地党項部落鼻息。靈武馮繼業乾脆就說:“靈州非蕃帥主之,戎人不服,雖衛、霍名將,必見逐矣。”——出了靈州城遍地都是党項蕃帳,使得這塊名義上臣服宋廷的西北重鎮,實際成為一塊飛地。靈州之役固然有宋廷措置失當之過,但在巨大的民族人口劣勢面前,宋初西北問題幾乎是無解的。所以說,即使沒有李元昊,也總會有個別的什麼党項人被他的民族推上西北王的寶座。又無論是遼和北宋誰征服了西夏王國,同樣要面對已經盤踞幾百年的民族問題,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2 # 品聞歷史

    党項族是構成西夏的主體。

    最初的党項人源自川西,和當地的羌人有著很深的血緣關係。但迫於強勢的吐蕃壓迫,他們被迫舉族北上。在這段亡命之旅中,早期党項人和鮮卑系後裔通婚,從而得到了“拓跋”這個曾經知名卻已中道衰弱的姓氏。

    得益於唐朝後期的人力資源匱乏,部落首領獲得了節度使封號,並以唐朝皇帝封臣的身份為帝國守邊。

    留在河西與青海道的鮮卑後裔也融入了党項

    所以,從封建法理上來說,後來的趙宋作為僭越者是沒資格視党項人為附庸的。但西北邊區經過千餘年的開墾,已逐漸呈現沙漠化趨勢。再加上通往內亞的貿易路線被回鶻人截斷,使党項人變得日益困苦。彼時的党項領袖拓跋繼捧,就因為受不了這種痛苦而歸順了汴梁朝廷。一番討價還價之後,他將唐朝時賜予党項的封地,賣出了一個好價錢。

    自此以後,宋朝就有了對西夏王國的宗主權。北宋君臣雖然不認為自己是唐朝的繼承人,但党項人世代受封的三個州卻是宋朝必須握住的地盤。考慮到遼國已在東北方向截斷了包括代道在內的草原貿易線路,北宋控制党項人的地盤,也就是在為自己維持住去往河西的最後輸入渠道。

    另一位党項人的強勢領袖--拓跋繼遷,就無法忍受這種屈辱和分配不公。他率領保守派党項人北上,在沙漠裡和宋軍及溫和派党項人打了一場持續20年的游擊戰爭。透過大漠的掩護和向遼國的暫時臣服,党項人不但順利奪回了世系地盤,還攻下了宋朝設在西北的養馬基地。

    為了應對宋軍的持續反撲,拓跋繼遷選擇向西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本人也死在了對抗吐蕃人的戰爭中。臨死前,拓跋繼遷不忘告誡兒子拓跋德明,無論如何也要打通河西走廊。因為貿易通暢,才是党項人的生死存亡關鍵。

    最後經三代人的努力,党項終於擊敗了實力相對較弱的沙洲回鶻與歸義軍勢力,奪取了甘、涼、沙三州作。讓自己得以在內亞和東亞的傳統貿易中佔據一席之地。

  • 3 # 極限智慧

    1.經濟:

    首先,一開始給他們的那塊宜耕宜牧的黃土高原,隨著唐代絲綢之路突然繁榮。到了宋朝,實力控制不住河西走廊,党項一族更是在其中如魚得水。

    其次,和宋、遼展開榷市,也就是貿易。憑藉著絲綢之路,轉口貿易賺的盆滿缽滿。

    2.文化:

    當時 文字的創造,印刷術普及,以及各類兵器的發明,其實只要在學術和兵器製造上先進一點點,歷史的軌跡就會發生改變。

    軍事才能,能打勝仗計謀和對未來的計劃。他創造文字以及擁有獨立的語言、文化風俗。

    3.血脈:

    大力擴充軍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切爾西客場0比0戰平西漢姆,掉隊利物浦,這場比賽過後,切爾西的奪冠形勢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