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自己的荒唐感到羞愧

    要得道,需要很多品質過關,比如,慈悲品質,勇敢品質,公正品質,無私品質等等。王陽明那樣做,已經不考慮自己得失了,行所當行,也就知行合一,他照著自己所知的做人的道理去做了,他完成了他的人格修養,所以他有資格悟道,龍場悟道就不奇怪了。我經歷過這種歷程,人很豪邁,不計較後果,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古人不欺騙我們,當我們值得的時候,恩典就降臨了。悟道是豁然開朗,直見本心。

  • 2 # CZWGD

    知行合一只是思想工具,什麼時候用,怎麼用是人的問題。一百個人開一輛車能跑出100種油耗,所有事情都是因果迴圈,哪裡來那麼多對錯。

  • 3 # 何運超

    這是王陽明前期的事情,本身就是他尊崇內心,認為對的事情就去做,那時沒有心學的概念,只是他單純為人表現。最初王陽明是好道和好兵學的,後來為官開始轉變向儒學,但吸收道家,因此也沒有特別積極入世的想法。原本他的上書也不算太激烈,但是觸及劉瑾在位,被處罰和放逐龍場。

    王陽明正因為見識到當時朝廷的危機,也覺定自我修煉增值。所以龍場幾年時間,講學、務農、與土司和少數民族交往,王陽明真正深入生活,煥然一新,他的新儒學本身就是從實踐中提升改造的,尊重生活中人的本質。所以泰州學派的弟子王艮更強調日常生活都是悟道,在北京講學引起強烈爭議。

    王陽明是適應明朝中期社會轉型、思想轉變的重要人物,也是集大成的人物。王陽明也不是唯一的一個,好比他的好友湛若水也與他思想接近,也是廣東講學的代表。只不過王學門生眾多,後世影響最大,王陽明個人綜合成就也最大,但本質上王陽明是順應時代的人物,也反過來推動了思想的轉型,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體現。

    同樣他和嘉靖朱厚熜的矛盾,朱厚熜表面上打擊王陽明學說,恢復程朱理學,但是朱厚熜本人尊生父生母,大議禮就是從本心本色出發的心學理念。包括朱厚熜後期好道渴望長生,明朝後期思想的遵從人的慾念本性,就是心學的濫觴。王陽明反對的程朱理學就是改變假道學面孔,希望儒學可以有用,也能夠從生活中領悟。但他的弟子都沒能真正全面繼承,王陽明自己是比較全面的人,可是教出來的弟子雖然王畿、王艮、錢德洪、聶豹、羅洪先都算是學問很大的人,卻基本各自都顯得很呆板,無法像王陽明那樣靈活和體現事功。

    明朝思想本質上還有一個特點復古,晚明也很強調,和西方文藝復興出發點類似,但本質當然很有區別。王陽明的心學也類似,他強調儒學的本色,儒學在孔子就是知行合一的,孔子不是避世派,是積極入世的,王陽明也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正統儒學代言人。但他的弟子雖然不乏當官的,但著名弟子都是避世的,所以,誰是真正的儒家繼承人?後面的很少了,但不能認為王陽明不是,他的確是以儒家繼承人為標準的。

  • 4 # 王燁讀書會

    個人觀點認為,那個時候的王陽明,他是意氣奮發,因為畢竟在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年輕的為官者,對社會,對處事還不是完全的成熟。

    他當時一定是憤世嫉俗,還有一些清高,為人正直,直言不諱等等這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狀態在裡面,那時候可能還談不到知行合一那麼高的境界。

    知行合一的狀態,使他在龍場悟道之後,才有所領悟。

    在這之前我想呢,也有這方面的一些感悟,但是還沒有達到知行合一這樣的一個狀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請大家多多指教。

    @王燁藝述匯

  • 5 # 十八員外

    王陽明先生是儒家中的得道聖人,他提倡的“知行合一”,是修道方法的簡單概況。“知”就是見道,“行”就是行道,最後證道,只有在行中時時檢驗自己是否合道,才能驗證所見是否真見,這實際就是修道。先生雖也參佛道,但確實是從儒家出來的,他的所行合乎教義。

    《中庸》講: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好學不是知,這是水平差點的,孔子引之向上一路,由好學慢慢見道,才是知。力行不是仁,由起初的不熟練,逐漸由生到熟,最後合道,知行合一了,一就是道呀,合道就是仁。知恥不是勇,見道明,行道有力,自然有如孟子講的浩然之氣充塞兩大之間,這是真勇,佛教稱為大雄,得道的表現。

    有此內聖的成就,才可外王,修身、治人、平天下也。陽明先生激於義憤而遭罪,正是處處實踐見道、行道之功,這也是大勇,大丈夫,雖千萬人,吾亦往矣!蓋視外患如浮雲也!有此功行,就不難有龍場悟道了,此亦知行合一之極致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00萬年薪的保羅連續3戰半場得分掛0,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