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叄仁行
-
2 # 多彩雲
知識啟迪心靈。
知識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知識是一種理論,而生活是理論來源的實踐。而我們所習得的理論又反過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即知識指導生活,想來,頗具哲理性內涵。中學階段和本科階段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基本上都是間接經驗和通識經驗,就是已經被前人發現的常識。而在學習這些常識的過程中,這些知識啟迪著我們的心靈。也許是語文課本上的一個字,一個詞,一首詩,一篇文章。也許是數學課本上那些雀躍的公式,歷經重重驗算所得出的正確答案。也許是英語課本上那些優雅的單詞,匯成一幅幅生動的國外圖景……所有的一切知識可能在某一不經意的時刻會帶給我們警醒,會啟迪我們珍惜時間,會啟迪我們發現自己,會啟迪我們深入挖掘內心深處的那個自己,會激發我們做成某件事的毅力和決心。
知識改變命運。
曾幾何時,坐在自己的課桌上,向窗外眺望,遠處操場上有青春的笑臉,有籃球隊足球隊大聲的吶喊,有我們對夢想執念的大聲宣誓。學生時代對知識的渴求,能帶領我們進去一個新的世界,能給予我們人生的二次發展。曾幾何時,在獨自思考的過程中,喚醒起了內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決心和理想。是知識豐富增強著我們向上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是知識引導我們去尋找理想實現價值,是知識改變了命運。
-
3 # 歷史吐槽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闖下了偌大一個“坑貨”的名號,至今仍淪為笑柄。但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二戰中的義大利其實是一戰的威力加強版。首先他們同樣先和德國混,然後中途倒戈。其次他們的戰爭方式同樣逗逼,只是沒有二戰中那麼喪心病狂而已。
1915年時候,還頗有利用價值的義大利被協約國用南提洛爾、伊斯特拉半島等佔領權勾搭著跟奧匈帝國宣戰了。他們悍然動員前後了500餘萬兵力北上進攻奧匈帝國,誓要拿回失去的領土。只是有個小小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他們必須翻過阿爾卑斯山脈,山上有同盟國軍隊、有坑道、有塹壕、有大型陣地。他們得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啃。
首先他們來到了拉納山,一輪突襲打的慘不忍睹,德華人教會他們一個真理,有馬克沁鎮守的斜面陣地,靠人數是堆不下來的。打不上去就撤唄,可是他們往山腳撤退的時候遇到雪崩,又一票人長眠冰雪了。從1915年冬天一直折騰到1916年春天,他們硬是沒把拉納山拿下來。
鬱悶的義大利人開足了腦洞,終於找到了辦法,沒有什麼是一次爆炸解決不了的。於是他們開始挖坑打隧道,一直挖到拉納山頂陣地的下面。兇殘的義大利人放下了足足5噸炸藥,點燃後轉身就跑,幾十秒後,就聽到“BOOM"的一聲,德國佬和他們的陣地就一起上天了。義大利人要做的只剩下走上去接收陣地,指揮官加里波第表示老子簡直就是天才,當然,我們現在來看,這玩意就是個土飛機,沒有任何技術含量。
緊接著他們來到了拖凡納山,義大利人準備重施故智。這把他們玩的更大,挖了接近400米的隧道,放了近35噸的炸藥。甚至把國王國王伊曼紐爾三世請到現場,讓國王陛下見證自己是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陣地。隨後又是“BOOM”的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史上最大的土飛機被他們啟動。
這次的效果簡直驚人,連山體都被剝落了一大塊,就不信奧地利佬還能有活著的!歡欣鼓舞的義大利人兵分兩路去接收陣地。一路正面沿坑道突進,另一路側面爬山進攻。結果當然是非常義大利的,正面進攻的那隊在坑道里被爆炸產生的毒氣全部消滅,沒一個活著出來的;爬山那幫傢伙更倒黴,被山上的落石加殘餘奧軍打的鬼哭狼嚎的跑了回來,損失了大半的兵員。他們乾淨利落的消滅了自己,沒有一絲絲防備,沒給一點點機會。
全程觀賞現場直播的國王陛下當場斯巴達,臨走之前表示對國家的前景很憂慮。同樣生活在西歐,為何法國佬那麼兇殘,我卻要管理這群逗逼?憂傷的國王此時還並不瞭解,更殘酷的命運在等待著他,二十年後,一個寫愛情小說的傢伙來到他的面前。那個人有著古羅馬式的激情、有拯救國家的理想、有不惜一切的決心,可惜他還是一個逗逼,他叫墨索里尼。
我們還是來總結一些這個故事吧,首先老師教導我們知識就是力量是絕對的真理,那群爆炸完就鑽坑道的義大利二貨全是死於不好好學習。其次,老生常談,沒事別嘚瑟,真的會被雷劈的。第三,確保自己不要和義大利人結盟,這是元首大人的血淚總結,必須牢記。最後,我十分同情義大利國王.....
回覆列表
知識改變命運,小時候可以見到的大幅標語,對於農村孩子看到這個標語還是有激發性的,也許當時難能可貴的一個方式方法,也可見知識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