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盤(San Family Plate),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圓形 ,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間以獸首三,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1]
散國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青銅器斷代上一般將散氏盤定為周厲王時器。
散氏盤於清乾隆年間出土,至嘉慶十五年一直在民間收藏,先在揚州江翰林家收藏多年,後轉手誰家則不詳。古玩界傳說阮元曾收藏過,並仿鑄出兩件複製品。民國十三年(1924)以前,大古董商都說過,遇上散氏盤要格外小心,仔細鑑定。
1810年冬,嘉慶皇帝顒琰50歲的生日,阿林保將散氏盤敬獻給皇上做壽禮。皇上給了他兩江總督去當。因而在老古玩界中有“阮元定名散氏盤,阿林保獻寶祝壽榮升”的口頭傳說故事。 嘉慶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樣酷愛古玩字畫和美玉。散氏盤入貢內府,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久藏禁中。因時間太久,六朝皇帝誰也不去鑑賞,以致無人知曉它收藏在什麼地方。咸豐十年火燒圓明園後,傳出散氏盤在圓明園被燒燬了。於是,從內務府官員口中傳到琉璃廠古董商的耳朵裡就成了:“散氏盤真的沒啦,只有仿鑄的那件了。”
1924年,內務府核查養心殿陳設,發現散氏盤藏在庫房。同年溥儀出宮,籌辦故宮博物院。經後來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鑑定,故宮所藏散氏盤為真品。
抗戰期間,散氏盤隨大量故宮文物南遷。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散氏盤運抵臺灣,後安置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San Family Plate),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圓形 ,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間以獸首三,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1]
散國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青銅器斷代上一般將散氏盤定為周厲王時器。
散氏盤於清乾隆年間出土,至嘉慶十五年一直在民間收藏,先在揚州江翰林家收藏多年,後轉手誰家則不詳。古玩界傳說阮元曾收藏過,並仿鑄出兩件複製品。民國十三年(1924)以前,大古董商都說過,遇上散氏盤要格外小心,仔細鑑定。
1810年冬,嘉慶皇帝顒琰50歲的生日,阿林保將散氏盤敬獻給皇上做壽禮。皇上給了他兩江總督去當。因而在老古玩界中有“阮元定名散氏盤,阿林保獻寶祝壽榮升”的口頭傳說故事。 嘉慶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樣酷愛古玩字畫和美玉。散氏盤入貢內府,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久藏禁中。因時間太久,六朝皇帝誰也不去鑑賞,以致無人知曉它收藏在什麼地方。咸豐十年火燒圓明園後,傳出散氏盤在圓明園被燒燬了。於是,從內務府官員口中傳到琉璃廠古董商的耳朵裡就成了:“散氏盤真的沒啦,只有仿鑄的那件了。”
1924年,內務府核查養心殿陳設,發現散氏盤藏在庫房。同年溥儀出宮,籌辦故宮博物院。經後來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鑑定,故宮所藏散氏盤為真品。
抗戰期間,散氏盤隨大量故宮文物南遷。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散氏盤運抵臺灣,後安置於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