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nzx1
-
2 #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乃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實施。
古代攻城,沒有炮火支援,城牆又高又厚,攻之費時且傷亡慘重,一般都不採用此方法,而是用計謀策略攻取。
三國時期最善於攻城的當屬曹操了,因為北方九州之地都是他打下來的,曹操採用的攻城方法也絕非硬攻,那樣損失太大,而是用計與策略。一開始先勸降,不降者就用以下方法。
第一種,用兵圍,用水困,使之與外界隔離,時長日久,城內糧草斷絕,人心必亂,此城可破。優點是士兵沒什麼損失,儲存了實力,缺點是時間有點長,最短几個月,最長几年。
舉例,曹操兵圍下邳,困呂布於城內,又決泗、沂水以灌城,一個月後城內叛亂,開城投降。曹操攻打袁尚,兵困鄴城,讓人在鄴城四周挖一圈壕溝,引漳水灌之,使鄴城與外界失去聯絡,城內餓死一多半人,最後審配侄子開城投降,審配被殺,鄴城平定。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用荀攸、郭嘉計,遂決泗、沂水以灌城。月餘,布將宋憲、魏續等執陳宮,舉城降,生禽布、宮,皆殺之”“五月,毀土山、地道,作圍爎,決漳水灌城;城中餓死者過半,秋七月,尚還救鄴,諸將皆以為“此歸師,人自為戰,不如避之。八月,審配兄子榮夜開所守城東門內兵。配逆戰,敗,生禽配,斬之,鄴定。”當然還有詐降,設計引敵出城,偽裝敗軍等方法攻城,儘量避免硬攻,別看電視劇上來就爬城開打,要是那樣多少兵也不夠用,善戰者,要以謀取勝。
還真的想不到,善於守城的倒是有。個人覺得,東漢,三國時期的攻城戰要麼是強攻,用士兵命去堆。要麼就是用三到五倍計程車兵數量進行一系列的戰略佈局,例如:包圍殲滅,圍三缺一,圍點打援等等。我所知道的就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