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在教育評價體系中,教師評價深刻影響學校評價、學生評價、用人評價,這是因為教師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對其評價科學與否會深刻影響其他教育評價的實施與成效。在教師評價中,注重對教師與以前相比的實際表現、與已有成績相比的現實努力、與原有基礎相比的提高程度等增值性評價應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內容與主要形式,這更有利於促進教師發展,也更有利於推動教育評價多元化、科學化機制的形成。因此,各級各類學校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頒佈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中,應把改革和完善教師評價作為重點,切實引導廣大教師在認真履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職責中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建立和完善教師增值性評價可從如下四個維度入手。

    第一,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增值性評價的首要維度。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然要求每一位教師嚴格做到“上者立德”與“率先垂範”,這既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師角色定位所決定的,也是踐行“四有”好老師的內在要求。但就教師評價歷史存在與現實表現看,由於市場經濟、文化多樣、價值多元等因素的影響,在基礎教育領域存在“有償家教”等現象、在高等教育領域存在“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使得教師隊伍群體形象受損。因此,各級各類學校要探索建立符合學校實際、具體明晰且易於操作的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標準與增值性評價機制,把每一個教師每學期、每學年在政治思想、師德修養、師風表現、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方面的實際行為、現實努力與取得的進步給予科學而全面的考核並推行師德師風考核公示制,使全體教師在師德師風增值性評價中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政治水平與品德修養,努力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

    第二,要把培育學生成長作為教師增值性評價的重要維度。受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師生關係異化等因素影響,一些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願主動關愛學生,也不願嚴格要求學生,導致了“重教書輕育人”現象的存在。對此應看到,一些教師只“重教書”實際上只是履行了作為一名“經師”的職責,而沒有盡到一名“人師”的責任。“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深刻揭示出每一個教師都應是“經師”與“人師”的統一。因此,要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的“堅決克服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的要求,就要切實糾正在教師評價中長期存在的注重學生學業成績而忽略學生實際成長、注重教師學術成果而忽略實際育人成效的現象,把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關心、引導教導、厚望厚行作為評價的維度,將教師對學生的經常性家訪、嚴格化要求、親人般關愛等實際行為作為增值性評價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教師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

    第三,要把促進學生進步作為教師增值性評價的基本維度。在現實中,我們要看到由於先天和後天等因素影響,學生在智力等方面是存在差異的。學生的差異性決定了教師在教育與引導不同稟賦學生時付出的心血與汗水是不同的。但在“唯分數”“唯升學”評價導向下,部分學校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導致評價重心偏移。因此在教師評價改革中,要把教師在促進不同起點、不同程度的學生髮展成長中所起的實際作用作為增值性評價的基本維度。具體而言,是把教師在教書育人中對促進學生快速成長、全面發展時所花費的精力、所付出的心血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並把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實際“增值”作為主要維度,才有可能促進教師評價體系的科學建立與有效實施。

    第四,要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教師增值性評價的主要維度。在探索建立與完善教師增值性評價中要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教師評價改革的重要途徑,並使學生對教師的師德修養、敬業精神、學術水準、仁愛之心等的“看法”作為評價教師的主要依據。當然,在教師評價實踐中一些學校也注重傾聽學生的真實心聲,如透過多種途徑與方式組織學生評選“我最喜愛的老師”,以發現與表彰優秀教師。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評選活動雖具明顯示範帶動作用,但卻不具制度化、常態化而缺乏對全體教師應有的約束力與引導力。因此,在探索建立與完善教師評價機制中,就要突出學生對教師評價的主體地位,改變現有以領導評價、自我評價為主的傳統評價模式。要強調的是,學生既是教育教學的直接物件,也是教師實施各種教育影響的直接體驗者,他們對每個教師的體驗和感受常常是全面而真實的。

    教師評價不但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促進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踐中,要把教師評價改革作為重要維度並予以切實推動,以有效引導每一位教師在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中認真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聖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你曾經喜歡卻不敢表白的人都怎麼樣了?還是你愛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