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與風葉落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匯萬物之美,

    鍾靈毓秀的她,是華夏大地一朵風景奇葩。

    她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

    她還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青城之清幽”,

    她被名家譽為:“世界精品、人類瑰寶、精神玉境。”

    一聽聞三清山,便感受道教印痕,無法抹逝;

    一觀遊三清山,便感知秀美山色,無語修飾;

    一擁抱三清山,便感覺心屬此山,無力自持。

    因為這裡是“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

    因為這裡是道教的福地,精神的瑰寶;

    更因為這裡是人間的仙境,生物的天堂。

    三清山的壯美我覺得主要體現在兩塊神石上,

    一是巨蟒出山;一是東方女神,有詩為證:

    “司春神女應有意,怪蟒出山待客還”。

    巨蟒出山,其神態之逼真令人叫絕,

    天工居然如此神奇,鬼斧神工。

    一塊巨石,突兀的矗立在蒼山翠霧之中,

    傲然出世,沒有任何的前奏和鋪墊,

    蜿蜒而上。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一樣,

    伸長了頭頸,四處張望,

    趁著沒有人看見的機會,一下飛出去一樣。

    那細長的巨石不是死的沒有生命的東西,

    而是充滿著生氣,靈動而幻於變化,

    似一個富於表演的演員一樣,在遊客面前盡展風姿。

    三清山得“道”彌彰,是有名的道教聖地,

    想起以前認為三清山的無名,恰是“有眼不識三清山了”。

    據說早在東晉葛洪就“結廬練丹”於此山,

    自古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

    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譽。

    宋尤其是明以來三清宮等道教建築依山水走向,

    順八卦方位,將自然景觀與道家理念合一,

    方圓數十里,蔚為壯觀,充滿個性和特色。

    這裡道風濃郁,道境昭然,

    玄謎隱奧,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尤為可貴的是,石構建築全部就地取材,

    本色本味。乍看其貌不揚,

    但古樸奇拙,愈顯自然天成的道家文化精髓。

    其實這麼好的風水,那些個道長道人自然是不肯放過的。

    三清山景區分七天下,四方八方各有姿色,

    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古樸自然,

    形神兼備,雄奇險秀,其景觀兼具名山之優,

    像泰山一樣之雄偉,像黃山一樣之優美,

    像廬山一樣之秀氣,像華山一樣之奇險

    三清山,泰山、黃山、廬山、華山的姊妹山,

    來到三清山,不想其它山;

    其實,三清腹中千峰競秀、萬壑奔流、

    古木茂盛、珍禽棲息,

    稱之為天下仙山也為之不過。

    我站在棧道上,眺望遠處矗立霧中的石峰,

    千姿百態,綠色掩飾,朦朧黑黝,

    萬狀禿立,怪石嶙峋,奇松絕立,

    心裡象喝多了江西特產“四特”酒一樣,

    醉了,醉的姿很美,

    醉的態很甜,醉的心碎碎了。

    人行山中,莫要探身窺景。

    三清山處處是險峻的山路,狹窄漫長,

    高低不一,坡度起伏錯落。

    自“呂洞賓老道拜月”過來,便是懸空于山腰的棧道。

    棧道懸空於海拔1600米左右,人走棧道,膽戰心驚的。

    頭上是藍天,腳下是山谷。

    人在棧道遊走,仿似登臨了人間仙境。

    然心中所警惕自己的是腳下莫踩空,手中莫抓空。

    如此戰戰兢兢,如此如履薄冰。

    然常記尋芳上險峰,無邊夕照覓雲蹤。

    放眼群山,瑰偉之景,觸手可及。

    峰迴路轉,美景忽現。心中快感,油然而生。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若非腳下尋覓所得,何得世間瑰怪奇觀!

    真的感謝這條高空棧道,它使三清山的奇峰異石、

    奇林異樹、奇花異草近在咫尺,

    使三清山的面貌更全面細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裡無論是觀音賞曲、玉女開懷,

    還是老道雲遊,葛洪煉丹;

    無論是司春女神、巨蟒出山,

    還是神仙趕石、神龜探海,

    無不惟妙惟肖,如夢如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年婦女小腹痛,是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