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產品特點
1. 處理工藝以生物處理工藝為主,結合吸附過濾,消毒殺菌等工藝,處理能力高,適用範圍廣,出水效果 好;
2. 採用一體化結構,整套裝置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建房及採暖保溫;也可設定在室內;
3. 執行噪聲低,對周圍環境無影響;
4. 淨化程度高,汙泥產生量少;
5. 除臭方式採用常規高空排放,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無異味產生;通化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通化生活汙水處理,通化工業汙水處
6. 整個裝置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控制系統和裝置故障報警系統,執行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無需專人職守,只需適時進行裝置維護和保養。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各部分介紹)
(1)A級生化池
為使A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池內採用間隙曝氣。A級生化池的填料採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這種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並且易於檢修和更換。
(2)O級生化池
A/O生化池的填料採用池內設定柱狀生物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為一般生物填料的16~20倍(同單位體積),因此池內保持較高的生物量,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汙染物的目的。曝氣裝置採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執行費用。
(3)二沉池
汙水經O級生化池處理後,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為了使出水SS達到排放標準,採用豎流式沉澱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澱池設定1座,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澱池汙泥采采用氣提裝置提至汙泥池,同時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將汙泥部分提至A級生化池進行汙泥迴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汙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4)汙泥池
沉澱池汙泥用空氣提升至汙泥池進行常溫硝化,汙泥池的上清液迴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硝化後剩餘汙泥很少,一般半年以上清理一次即可。清理方法可用吸糞車從汙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汙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 適用範圍
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適用於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部隊、醫院、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遊景區等生活汙水和與之類似的屠宰、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規模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裝置處理的汙水,水質達到國家汙水處理綜合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具有如下特點:
(1)效率高。
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於54h,經生物脫氮後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澱,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
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定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後,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鹼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鹼耗。
(3)容積負荷高。
由於硝化階段採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採用了高濃度汙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汙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4)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衝擊能力強。
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汙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執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透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結合水量、水質特點,我們推薦採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脫氮(內迴圈) 工藝流程,使汙水處理裝置不但能達到脫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厭氧生物濾池的作用原理
1)、過濾作用:填料截留過濾進水中的大的顆粒物和懸浮物;
2)、水解作用:厭氧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質;
3)、吸收作用:厭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汙染物,一部分用於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以沼氣的形式透過U型水封出;
4)、脫氮作用:將接觸氧化床出水迴流至厭氧濾池,厭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利用迴流水中的硝態氮並將其轉化為氮氣,以去除汙水中的氮物質。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產品特點
1. 處理工藝以生物處理工藝為主,結合吸附過濾,消毒殺菌等工藝,處理能力高,適用範圍廣,出水效果 好;
2. 採用一體化結構,整套裝置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建房及採暖保溫;也可設定在室內;
3. 執行噪聲低,對周圍環境無影響;
4. 淨化程度高,汙泥產生量少;
5. 除臭方式採用常規高空排放,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無異味產生;通化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通化生活汙水處理,通化工業汙水處
6. 整個裝置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控制系統和裝置故障報警系統,執行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無需專人職守,只需適時進行裝置維護和保養。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各部分介紹)
(1)A級生化池
為使A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池內採用間隙曝氣。A級生化池的填料採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這種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並且易於檢修和更換。
(2)O級生化池
A/O生化池的填料採用池內設定柱狀生物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為一般生物填料的16~20倍(同單位體積),因此池內保持較高的生物量,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汙染物的目的。曝氣裝置採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執行費用。
(3)二沉池
汙水經O級生化池處理後,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為了使出水SS達到排放標準,採用豎流式沉澱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澱池設定1座,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澱池汙泥采采用氣提裝置提至汙泥池,同時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將汙泥部分提至A級生化池進行汙泥迴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汙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4)汙泥池
沉澱池汙泥用空氣提升至汙泥池進行常溫硝化,汙泥池的上清液迴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硝化後剩餘汙泥很少,一般半年以上清理一次即可。清理方法可用吸糞車從汙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汙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 適用範圍
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適用於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部隊、醫院、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遊景區等生活汙水和與之類似的屠宰、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規模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裝置處理的汙水,水質達到國家汙水處理綜合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具有如下特點:
(1)效率高。
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於54h,經生物脫氮後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澱,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
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定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後,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鹼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鹼耗。
(3)容積負荷高。
由於硝化階段採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採用了高濃度汙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汙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4)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衝擊能力強。
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汙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執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透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結合水量、水質特點,我們推薦採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脫氮(內迴圈) 工藝流程,使汙水處理裝置不但能達到脫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
微動力汙水處理工藝——厭氧生物濾池的作用原理
1)、過濾作用:填料截留過濾進水中的大的顆粒物和懸浮物;
2)、水解作用:厭氧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質;
3)、吸收作用:厭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汙染物,一部分用於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以沼氣的形式透過U型水封出;
4)、脫氮作用:將接觸氧化床出水迴流至厭氧濾池,厭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利用迴流水中的硝態氮並將其轉化為氮氣,以去除汙水中的氮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