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藏
-
2 # 青瓷雅居
明代歷朝青花都有各自的特徵。很難用幾句話說明白。當初我學瓷時候過手了上百斤的明代青花瓷片標本。把它們分類。按紋飾 品種 年代從早到晚的摸索。然後對照資料和請教高手。花了一年時間過手了幾千,上萬片的標本才大致有了概念上的認識。避免誤入歧途,避免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現在很多人都從基礎的瓷片標本開始。光想速成 ,撿漏,一夜暴富。
明代歷朝青花都有各自的特徵。很難用幾句話說明白。當初我學瓷時候過手了上百斤的明代青花瓷片標本。把它們分類。按紋飾 品種 年代從早到晚的摸索。然後對照資料和請教高手。花了一年時間過手了幾千,上萬片的標本才大致有了概念上的認識。避免誤入歧途,避免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現在很多人都從基礎的瓷片標本開始。光想速成 ,撿漏,一夜暴富。
明代中期包含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六朝。正統、景泰、天順時期,社會動盪,災荒、戰爭連年不息,景德鎮制瓷業也受到衝擊,至今還未發現帶有確切紀年款識的官窯瓷器。陶瓷史上稱這三個朝代為瓷器製造的“空白期”。
正統 孔雀牡丹紋罐
明中期民窯青花瓷器胎、釉
正統、景泰、天順時期的青花瓷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的器物胎質較為白細,繼承了宣德時期的部分特徵;後期與前期的比較相對粗糙些,釉面薄而白潤,也有閃青或灰青色的,都光亮透明。特別是景泰時期釉面加厚,泛青的釉面似湖面青色。
成化 纏枝蓮牡丹紋碗
明代中期民窯青花瓷的工藝和造型
正統、景泰、天順時期,民窯青花瓷器中大、小罐較多,此時的罐肩腹豐圓,束徑、器足外撇,罐型與元代近似,但罐身多比元代高。瓶的雙耳以扁方耳、月牙耳、蟠螭耳多見。
正德 八卦紋象耳爐
折脛筒形爐正統後期開始流行,直至弘治,青花回紋筒形“天順年”款三足爐被成化、弘治直接繼承。小型琢器瓶、罐,大多用模印再鑲接成型,接痕多並且較明顯,器物內壁不修坯。盆分折沿、花口和圓口。總之,這時期製作工藝盤圈足較淺,足根內斜,有砂底和釉底。碗的圈足大而深。碗底常出現縮釉、芝麻點,碗底多是乳點狀。瓶、罐、香爐是砂底,接痕明顯,修胎粗糙。“空白期”的青花瓷的造型以生活器皿為多,另外,還有祭祀用瓷和蓋罐、淨水杯、香爐等。
天順 “松竹梅”紋梅瓶
明代“空白期”青花瓷的青花:正統朝的青花瓷的青花清新濃豔,髮色淡雅,筆線清晰明快,暈散現象少有,青花濃的地方有下凹不平褐黑色或灰青色斑點。景泰、天順時期民窯青花釉層變厚和微小氣泡,青花顏色顯得鬆散朦朧,筆線暈散。
景泰-天順 菊花紋筒式爐
明代中期民窯青花瓷的紋飾
“空白期”畫面佈局疏朗,繪畫用筆流暢,線條有輕重粗細變化。正統與景泰、天順的區別主要在於正統紋飾細緻秀麗,接近宣德時期的繪畫風格。景泰、天順時期的線條肥潤柔軟,正統時出現抖屈筆法,畫面給人蒼老古拙之感。“空白期”紋飾寫意的多,圖案豐富。人物題材採用簡筆寫意,內容有高士圖、庭院嬰戲圖、蘇東坡夜遊赤壁圖、張騫乘槎圖、琴棋書畫、八仙、三國故事、陶淵明愛菊圖等。
成化 纏枝蓮八寶紋碗
動物花卉紋飾題材有:牡丹湖石孔雀圖、獅子繡球圖、魚藻圖、蝴蝶圖、池塘鴛鴦圖、牡丹麒麟圖等。還有松竹梅紋、山石松竹紋、折枝茶花紋、纏枝蓮八寶紋、蒲草紋、梅花紋、靈芝紋、雜寶紋、菊紋、寶杵紋、芭蕉紋等。器物上也有用青花書寫的梵文和吉祥漢字,如:隸書福、壽等。同題材的紋飾各時期的畫法也不盡相同。
弘治 花卉紋罐
正統時期的捲雲人物紋多以左右大片螺紋狀捲雲襯托人物背景,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暢。景泰後期器物的畫面趨於簡化,在亭臺樓閣後部只點綴遠山、勁草,頗有意境。少有人物為主體的紋飾圖案。麒麟紋在正統時多是蹲著昂首前瞻,大多與孔雀、牡丹組成主題紋飾,四周裝飾火焰紋、雜寶紋點綴空白。
弘治 攜琴訪友圖碗
天順以後麒麟紋多畫成蹲姿回首狀,填白處的火焰紋、雜寶紋繪畫的較為簡化、潦草。花卉紋也有區別:正統時纏枝蓮紋的花頭似寶相花狀,繪畫細緻工整,景泰時花心畫成螺旋狀,花瓣似芒穗,卷葉短而粗,中心葉片似桃實、豆莢,有點纏枝蓮還保留元代特徵,但畫的比元代小許多。折枝瑞果紋或纏枝茶花紋,正統初時與宣德時一樣畫的比較寫實,正統中期等景泰,畫面呈現描意畫,瑞果由三果簡化為一果,花瓣隨意點成“逗號”。折枝畫為分開狀。
正德 纏枝花卉紋碗
總之,明代中期的“空白期”前期,連年戰亂,瓷器燒造也因社會的動盪而沒落。成化時期,政治中興,經濟得到了恢復,制瓷業得到了發展,瓷器製作也趨於精細。成化到弘治青花瓷總體造型趨於俊秀輕巧,青花髮色淡雅幽靜,繪畫疏朗。正德時期繼承了成化、弘治的舊制,也有創新和發展,並且對後朝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