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55976288107

    根據立地條件及培養的目的不同, 會有不同的密度和株行距。一般來說培養小徑材的,用作密度板、造紙的,可設計3*4米株行距;培養膠合板等大徑材的,可設計5*5米株行距。

    一般種植行距3米,株距3米,種植以後到第三年隔一行伐一行,到第五年,再隔一棵伐一棵,剩下的樹是行距6米,株距6米,到第十年全部伐掉。一般一畝地初植80株到100株,

    如何確定楊樹的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楊樹人工林集約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確定,在林分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起作用,對採伐年齡和產量影響很大。

    確定合理的密度,必須考慮到樹種的生物學特性,保證林木群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達到高產和希望培育的木材徑級,同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材種的價格和經濟效益。

    楊樹是喜光樹種,具有較強的趨光性,林分密度決定楊樹的光照條件。常見到公路、溝渠兩側傾斜上長楊樹,就是其趨光性所致。楊樹的頂端優勢明顯,樹幹直立,是由於頂端的分生組織活動力強,抑制側枝生長的緣故,常見的多頭樹則是主杆受損後側枝競爭生長的結果。

    密度一般對樹高的影響不很大,但對林分平均胸徑和平均單株材積的影響十分明顯。單位面積蓄積量,受單位面積株數、平均單株材積和年齡因素的共同制約,隨著年齡的增大,密度的作用愈加明顯。

    中國楊木主要用作民用材和工業用材,且工業用材的需要量仍在不斷增長。楊木小徑材用於造紙、製造纖維板等;大徑材用於製造膠合板和火柴。

    確定密度應該以各地市場需要的楊木材種為根據。生產小徑材,單位面積上株數多,平均單株材積較少,林分的數量成熟較早,採伐期較早。

    生產大徑材則相反,單位面積上株數少,平均單株材積較多,林分的數量成熟較晚,採伐期比較晚。(數量成熟齡也叫作平均生長量最大成熟齡,是指用材林在單位面積上每年生產材積數量最多時期的年齡,這個時期也是林木平均生產量最大的時期。)

    拓展資料:

    根據中國在山東省楊樹密度栽植試驗,培育小徑材,株行距(米×米)可選用2×3、3×3;培育中小徑材,可選用2×5和3×4;培育中徑材可選用3×5和3×6;培育胸徑30~40cm的大徑材,可採用5×6、4×8、6×6。

    根據密度栽植試驗,上述密度級在成熟或近熟時的材積產量和徑級評價為:(以下資料為山東試驗田資料,應用本地實際存有差異)

    第一:2×3(111株/667m2),一般為極限密度,超過則生長不良。在此株行距下,往往第二年開始出現個體間的競爭,並抑制胸徑的生長。

    天然整枝從第三年開始,材積生長量5~6年達到高峰,後急劇下降,因此採伐年限為5~6年,每畝平均材積量2立方米以上,平均胸徑14.26~16.6cm。此產品只適合做造紙材。

    目前,小徑材售價很低,而且缺乏市場,常常是高投入低產出。若選擇此密度造林,宜選用窄冠的歐美楊類。

    第二:3×3(74株/畝),2×5(65株/畝)和3×4(55株/畝)可視為近似的一組密度等級。3×3培育胸徑

    這三種密度等級的年均畝產材積生長量在1.5~1.8m3,材積生長量增長早,4~6年達到高峰,後急劇下降,採伐期可定位6~7年,8年生胸徑可達到22.5cm。

    比較而言,2×5便於林農間作,集約經營強度較高。3×4則容易培育胸徑21~22cm的木材,經濟效益較高。

    第三:3×5、2.5×6(44株/m2),3×6(37株/m2)和4×5(20株/m2)四種密度,適於培育22~25cm的中徑材,採伐年限為8~10年,年均畝產材積生長量在1.4~1.6m3之間,2.5×6更便於林農間作。雖然這四種密度單位面積株數較少,年均材積生長量稍低,但所產生的經濟較大,價格較高。

    第四:5×6(22株/m2)和6×6(18株/m2)適於培育33~35cm的大徑材,採伐年限為10~12年,年均畝產材積生長量在1.2~1.5m3之間,材積連年生長量6年達到高峰,然後下降。培育楊樹大徑材單株營養面積至少應在30m2以上,低限密度為5×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經都是誰寫的啊?有些從印度傳過來的也要有人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