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闌臥聽

    這個“武功”不知如何定義?

    是說弓馬嫻熟?還是運籌帷幄?亦或是東征西討?

    如果論這些,他應該算是身手不凡。畢竟為將者,當然要身先士卒,就算是頂盔束甲也難免中個冷箭什麼的。但是他一直到當皇帝也並無大礙,只能說明兩件事:他確實是有本事,而且他運氣真不錯。

    但是如果按照“近身格鬥能力”理解的話,結果就比較殘忍了: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強大。

    首先,“太祖拳”只是“託名”之作,在任何歷史記載當中都沒有說過趙匡胤創立過什麼拳法,也就是說,這所謂的“太祖拳法”和宋太祖趙匡胤沒關係。但是託名趙匡胤的東西還真不是少數:比如布魯斯李的經典武器雙截棍,就有人聲稱起源於趙匡胤的隨身兵器“盤龍棍”——就是個放大版的雙截棍——我只能說這種傢伙真帶戰場上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奇門兵器本身就不好學,軟兵器更難用,戰場上也沒有那麼大地方讓你閃轉騰挪,萬一誤傷隊友那就是找揍了。

    別急著反駁“太祖拳法還有譜系呢”,朋友,章太炎給黑社會杜月笙還能找一堆名人當祖先呢,這個東西你就看一個樂呵就完了。

    再說了託名類的拳法也不少,最典型的一個也不是太祖長拳,是“燕青拳”。真的我不知道發明這一套拳的人怎麼想的,但是我知道他肯定沒有認真看過水滸傳。

    目前所謂的“傳統武術”絕大多數都是清朝出現——甚至是中後期才出現,最早推到明朝,頂天了,再早就是扯淡了,比如電影《硬漢》裡劉燁那一句“這是宋朝的武術”就是標準的扯淡。

    真正戰場廝殺沒人會和你掄拳頭打,哪怕手裡一把沙子都比空手強。戚繼光打倭寇起家,也是感嘆倭寇兵器好又能打,最後發明鴛鴦陣十幾個人打一個。在戰場上,個人格鬥能力沒有存在意義,戰爭看的是紀律和服從。

    所以說,趙匡胤是有本事的,但是太祖拳和他沒關係,那是後人借他的名字。如果真論打架,他肯定比普通人要強的多,畢竟戰場廝殺,最重要的身體素質就是力氣,一力降十會,一般人肯定不是對手。

  • 2 # 共享投票

    我們很多人想必聽過“太祖長拳”,又名宋太祖拳,洪拳(紅拳),趙家拳,其精神偶像是宋太祖趙匡胤。到了明朝的時候,該拳法已經是名聞天下,並對後來的戚家拳,通背拳等諸多拳種產生了影響,被稱為“百拳之母”。

    以趙匡胤命名的拳法,想必趙匡胤武功不弱啊。

    在古代,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往往是武勇過人的,能親自躍上戰馬執銳挽強、摧堅陷陣,如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事實也的確如此。

    趙匡胤是河北涿州人,出身將官世家,武藝高強,膽識過人。他二十多歲時 投靠郭威。郭威篡奪後漢政權時,他是積極的擁護者。後周建立後,他被迅速提拔起來,官至忠武軍節度使。

    此後,他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破北漢軍,攻南唐,屢 立奇功,升任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的最高統帥。周世宗去世,他發動陳橋驛兵變,奪得政權。在他的一步步走向帝位的過程中,他的武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他能 團結一大批文臣武將,最後實現自己的目標。

    趙匡胤的武功主要在拳、棍二個方面。趙匡胤的拳後代稱為太祖拳,在明代的一些武術兵書中有 詳細介紹。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卷14《拳經捷要篇》中說:“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 同小異。”

    從這段話中看出,宋太祖最擅長的長拳有三十二種套路,此外他也精通六步拳等其它三種拳法。戚繼光的槍法老師唐順之說宋太祖的長拳套路中特別善於 用腿,當時稱為趙家拳,由於實戰中很有效果,後代人認為是“神拳”。

    宋太祖的長拳具體拳勢有哪些,其實到明代已大多失傳,但在戚繼光 《拳經》中談到的“探馬勢”肯定是太祖長拳的一勢,而且很有可能是代表性的招勢。

    《拳經》說:“探馬傳自太祖,諸勢可降可變。進攻退閃弱生強,接短拳之至 善。”這種拳勢可能是在進攻過程中的防守招式,是應接對方短拳的最有效一招。唐順之說“凡打法行著多從探馬起”,即開打時首先用探馬勢,因為這是一個有著 多種變化的招勢。戚繼光又說:“挪更拳法探馬均,打人一著命盡。”探馬勢和其它拳勢相結合,就能一拳致人於死地,毫無疑問它是長拳中的精華。

    一直到明代, 有很多人仍在傳習太祖長拳,尤其是山東人情有獨鍾,江南學武藝的人也很感興趣。

    宋太祖還擅長棍術,相傳有“一條杆棒打天下”的說法。 明代小說《水滸傳》第一回中說太祖“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水滸傳》的許多說法來自於南宋時人們的記錄,應該是有所依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60寸4a電視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