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71686633822

    蚊子,動物中人類第一殺手

    夏秋季節,最是擾動人們盡享溫暖的非蚊子莫屬。

    研究已知,並非所有蚊子都會叮咬人類,僅有交配後的雌蚊為了孕育受精卵而“必須”從人類和其他動物血液“借用”某種特定蛋白質。

    被蚊子叮咬,除了“象蚊子咬一口”樣的少許刺痛,還可以導致區域性炎症和過敏反應。為了持續吸取血液,蚊子可以向人體內釋放防止血液凝固的蛋白酶。這些蛋白質作為抗原可以刺激人類免疫系統產生炎症反應,導致區域性充血、紅腫、發熱、瘙癢;在少數敏感個體甚至可以觸發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如最近在網路熱傳的山西省運城市的張先生,被蚊子咬一口後整個臉腫成了球狀,就是嚴重全身過敏的例子。

    蚊子攜帶的致病細菌也可以引起區域性感染性炎症。

    更嚴重的是,在某些傳染病疫區,蚊子還攜帶和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包括瘧疾、登革熱、黃熱病、西尼羅河病毒等,造成無數人的死亡,是所有動物中人類的第一殺手。其中瘧疾和革登熱是蚊子傳播的對人類造成重大危害的主要傳染病,尤其是瘧疾,危害尤烈。

    雖然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使得人類“抗瘧”運動取得了巨大成就,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2000年以來,瘧疾死亡率在全球下降了42%。但是,截至2012年,瘧疾仍在全世界97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全年約發生2.07億例瘧疾。在非洲瘧疾仍然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全年造成超過60萬例死亡,其中大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平均每60秒有一個孩子被殺死。

    因此,防治蚊蟲仍是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成功的方略離不開深入和全面的認識作為基礎。

    有的人為何更吸引蚊子?

    長期以來,人們觀察到,有的人會被蚊群層層包圍,身邊的另外一些人卻少“蚊”問津。美國的一項研究中甚至量化地觀察到,約20%的人相對於其他80%幸運兒而言更吸引蚊子叮咬。

    其中的原因是多層次多因素的,概括起來,依蚊子感受器官和途徑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嗅覺生物資訊素途徑

    在人類語言已經稱為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和方法,而多數生物之間的交流更多依賴於非語言途徑,其中最主要的是依賴釋放和感受一些具有揮發性和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也稱為生物資訊素。人體可以產生約500種揮發性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以透過外界風向、人體移動和呼吸氣流形成羽毛樣小的氣流(羽流)被蚊子感受到。目前已經被研究所涉及到的具體物質多達十幾種,支援的研究證據等級也存在較大差別。

    1.二氧化碳:研究發現,蚊子的下顎器透過受體可以感受到人體撥出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羽流,甚至可以在高達50米的距離之外就可以檢測的到。二氧化碳不具有特異性,但是運動、高大的體形等個體因素可以透過代謝率、呼吸頻率和深度影響撥出二氧化碳的羽流,形成對於蚊子不同的吸引力。

    2.汗液:人體汗液中含有多種揮發性化學物質,可以吸引蚊子的注意力,有的是體表細菌分解汗液中的化合物產生,有的是汗腺直接分泌的結果。其中乳酸、尿酸和辛烯醇等物質已經被納入研究。因此,遺傳、運動等都影響蚊子的吸引力。

    3.血型:上世紀70年代,基於大量人口調查研究,發現不同血型的人可能透過釋放不同一些分泌物質對蚊子產生不同吸引。其中,O型血對蚊子的吸引力2倍於A型人群,而B型血介於兩者之間。但是,缺乏更進一步證據支援。

    4.孕婦:有研究發現,孕婦對於作為非洲主要瘧疾媒介的甘比亞按蚊的吸引裡更強,大概與孕婦具有更高的代謝率、更高的體表溫度和排放更多資訊性化學物質相關。

    5.體形:高大和肥胖者更吸引蚊子的光顧,原因可能是他們具有更大的表面面積和二氧化碳撥出量。

    6.飲食:主要是源自一些軼聞傳說,認為攝入大蒜、維生素B和啤酒具有驅蚊效應。但是,雙盲試驗表明,攝入大蒜和B族維生素對於蚊子的吸引力沒有影響。至於,啤酒,與傳言相反,不僅不具有驅蚊作用,還增加對蚊子的吸引,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7.遺傳:多數相關影響因素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但是,遺傳的影響得到比較深入的研究。一些基於人群的調查性研究也看出些許端倪。最近的一項雙胞胎研究提供了堅實的證據支援。

    英國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 Y型管嗅覺儀,用來檢測了18對同卵雙胞胎和19對異卵雙胞胎姐妹面板散發出的揮發性物質對於蚊子吸引力的差異,發現雙胞胎個體散發的揮發物顯示對於蚊子不同吸引性的高度相關聯性,而異卵雙胞胎間相關性顯著較低。充分說明遺傳因素在個體對於蚊子吸引力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開了些中藥說是脾虛肝火旺。鼻子一直不通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