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智成功
-
2 # 阿尚青子自由寫作人
這個問題我來答。
本人並非什麼理財高手,並且自身也無財可理。15萬財放著去理,確實也少了點兒吧。您可千萬別被那些理財專家忽悠,這年月,網路上、大街上不乏的就是理財專家,什麼定投整取的,利息高得令人咂舌的理財產品。勸您可千萬別上那個當!
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不是普通人都能玩得起的。所謂“磚家”呢?不是騙老人退休金的,就是哄婦女家裡存款的,況且,您那15萬,可真的經不起人家幾下忽悠呢!
我曾見過一位大媽,因為鄰居老太太的慫恿,不得已參加了“康樂健身床”試躺活動,一來二往上了癮,一萬出頭的“按摩床”買回了家。這還不要緊,後來,她用存款分別買給親家和女兒、兒子各買了一套!
您可以想想,退休了一個人沒事兒幹,老伴去世了,孩子們又忙,她一大把時間,不做這個做什麼。後來呢?在“保健床”銷售處,又被服務人員忽悠買了人家推薦的“理財產品”,投了三十萬當股東,還到處和人講:這樣的話,每年能分紅十萬元,躺著“保健床”就能輕鬆把錢賺了!
以上是個真例項子,您那15萬,理不到哪裡去。要想達到理財的意義,需要學習,更需要時間,需要很長的時間方能增值才可觀呀。
不過,人們所說的理財,大多是投機,和理財便相距甚遠了,瞅著某個機會大撈一筆是大多人所謂的理財。
兌個小飯店,頭緒卻比理財多很多。
人們大都是看著別人怎麼怎麼地開飯店,關於經營管理,沒幾個內行。關於選址,關於定位,飯菜質量,菜品品種,原料選購,裝置選擇,裝修風格,當地人流量、客流量和人們的口味,做飯的藝術,開飯店的流程,相關主管單位有幾家,又有什麼最新規定等等,其實並不是一個普通食客或一股腦熱的普通人所能夠想到的。
愛好不等於特長,技術不等同管理,食客不一定能開好飯店,一股腦熱不屬於投資,所以,隔行如隔山,不是簡單一句話,而真是一座大山呢!
綜上所述,有十五萬就想到理財過開飯店,著實輕率。無數人都是如此草率而賠錢的,我可實在見多了。
開飯店是個勤行,頭緒又多,看似不起眼的某一個方面,足以讓你倒閉。我就有個朋友,開飯店的因素貌似都想到了,並且他就在別人飯店幹過好多年,也有資金也有經驗。兌了個別人都說能賺錢的飯店,卻賠了錢,原因呢?沒有對當地的市政政策多加了解,他開飯店一年半,當街馬路就被剖開三次,市政工程、電訊工程、煤氣管道分別剖開有半年,店前沒法停車,行人稀少,徹底賠了錢。
頭緒越多,需要掌握的因素越多,實在不好把握。
投資有風險,請君慎重,還是最好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或者拿手的技術使錢增值比較妥當。
作者阿尚青子
圖片源於網路
-
3 # 念戰友情
兌一個小飯店可以考慮,但是必須具備幾個條件:1,繁華地理位置。2,當地經濟條好吃客較多。3,具備經營管理能力。4,廚師廚藝也是關鍵。5.,在當地人氣能否立住腳。如果具備上述條件開飯店沒問題,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投資要慎重。應該緩一年看看疫情再做決定。
回覆列表
在2021年,手裡有15萬的話,選擇保本的理財方式比直接兌個小飯店好。
15萬元如果幾年內用不到,可以考慮存成三年期的大額存款,年利率能達到3.80%左右,這樣一年的利息就是5700元,三年下來也能有1.71萬元。考慮到理財產品如今已經不再保本,真實收益率未必更高,基金股票類虧掉本金的機率更高,普通人還是不要盲目選擇了。
至於為什麼不要兌小飯店,原因很簡單:
1、餐飲看起來門檻低,實際競爭卻是非常激烈,想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如果有開飯店的經驗,手藝出眾,不用僱大廚,那麼還可以考慮,如果沒有經驗和技術,就不要做了。
2、自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後,實體店生意受到劇烈衝擊,飯店生意大不如前。在這個階段做飯店,風險更高,賺錢更難。
3、網際網路經濟在改變眾多傳統行業,外賣衝擊下飯店生意難做,過高的抽成導致利潤降低,而料理包的普遍使用更使得踏實經營的商戶難以競爭。
4、飯店投入大,房租、裝修、水電氣、人工、備料,開門一天就有一天的成本,當下15萬元投入進去,虧本的機率遠高於賺錢的機率。
與其開飯店,不如做點投入更小,更剛需的生意,比如早餐,油條,雞蛋灌餅之類。對手藝的要求不高,投入非常小,只要找對地方,利潤也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