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62499049455

    植物越冬的奧秘

    在寒冷的冬天,總有一些植物不畏懼冰雪和寒風,一如夏季時,生長得鬱鬱蔥蔥、高大挺拔。難道它們有什麼能夠抵禦嚴寒的秘密武器?

    眾所周知,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溫度便是一個主要因素。一般說來,20℃~30℃時,植物最易生長存活;而低溫(10℃以下)不僅限制植物的生長,嚴重時還會導致植物死亡。例如,我們常常看到晚秋和早春的霜凍給農作物帶來很大的危害,直接影。向它們的生長髮育。然而,為什麼有些植物即便是在寒冬裡,也能好好生長呢?它們究竟是憑藉什麼方式順利透過嚴酷的自然環境的考驗?

    科學家們透過長期的研究認識到:原來,這些越冬植物在進入寒冬之前,已經在秋季的短日照和零上低溫的共同作用下“鍛鍊”了一段時間。可見,“鍛鍊”不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在幫助植物順利越冬的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與人類不同,越冬植物在這個鍛鍊過程中,植物體的細胞內會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防止水結冰

    在植物細胞內,有一個大的中央液泡,其中含有大量的水,佔植物體鮮重的85%以上。細胞內的水一旦結冰,就會破壞細胞結構,導致細胞死亡。所以要順利過冬,必須防止細胞內結冰。

    方法之一,就是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以增加液泡內的溶質,降低冰點。然而,藉助這種方式降低冰點,頂多只能在-5℃以上發揮作用:在-5℃以下則需要依靠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起作用。例如,研究者們在寒冬中觀測到,楊樹皮層細胞的液泡內有大量的蛋白質的積累,這些蛋白質被稱為“抗凍蛋白”,如同北極魚類體液中的抗凍蛋白一樣,它能防止水結冰,使細胞內的水處於“過冷卻狀態”。因此,這些植物具有高度的抗寒力,能抵抗-45℃以下的低溫冰凍。在人工操作下,它們的枝條在液氮-196℃的超低溫中仍能存活。所以這類植物在自然界能夠順利越冬。

    排水,從細胞內到細胞外

    這是越冬植物防止細胞內結冰傷害的又一個重要而普遍的適應方式。科學家們觀測到,植物經過低溫鍛鍊後,細胞膜的排水速率增加,且形成了一種排水渠道,這樣液泡內的水可以直接地迅速流到細胞外及細胞間隙內結冰。在常綠的小葉黃楊葉片內,研究者們還觀察到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它的葉肉細胞呈十字形,相互連線形成一個相當大的正方形細胞間隙。這樣,就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從細胞內排出來的水,使結成的冰晶不致再反饋回去傷害植物細胞。

    生物膜系統

    高等植物細胞如同一個工廠,工廠一般都包含著若干車間,車間由相應的機器裝配而成;一個植物細胞也包含著許多細胞器,它們由生物膜系統分隔而成。低溫會影響生物膜的結構,嚴重時會造成膜結構的破壞。因此,植物在“鍛鍊”中需要增強膜結構的穩定性——合成一些新蛋白質增補到生物膜,並使一些蛋白質在膜內發生橫向遷移,進行重新佈局;同時,提高膜脂脂肪酸的不飽和度,增加膜脂的流動性,防止膜脂在低溫冰凍下變性。此外,還有一個辦法,即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和糖醇以及氨基酸等物質(如蔗糖、山梨糖醇和脯氨酸等),鋪附在膜的表面,對膜起保護作用,來防止低溫傷害。

    防止活性氧的傷害

    氧氣是動物和植物生命活動中所必需的基本物質之一。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會發生一種附帶反應,使得分子氧變成活性氧,如超氧陰離子(O2)\過氧化氫(H2O2)及羥自由基(OH)等。這種活性氧對生命的基本物質——蛋白質和核酸起破壞作用,尤其是會引起膜脂過氧化,破壞膜結構。

    在正常條件下,由於細胞內有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質的存在,這種活性氧被控制在低水平的穩態平衡狀態,不會對植物體造成傷害;但在低溫條件下,由於光合作用降低,葉綠素吸收的光能不能被光合碳同化(CO2固定)所耗盡,造成更多的光能過剩,於是有更多的分子氧被過剩光能還原成活性氧,破壞了活性氧與抗氧化系統的穩態平衡,結果引起膜脂過氧化,膜結構被破壞。

    越冬植物為了防止這種活性氧的危害,在寒冬到來之前使葉片脫落,以消除光氧化還原作用的發生。而那些在越冬歷程中仍保留葉片的植物,如松、柏類針葉植物和極少數的闊葉被子植物,在冬前鍛鍊過程中,使它們的光合作用器官——葉綠體內膜片層結構大量減少,基粒片層幾乎全部消失,僅儲存少數的基質片層;同時,還將吸收光能的葉綠素含量降低50%以上,並增加對光氧化起猝熄作用的葉黃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提高抗氧酶的活性水平。透過這一系列的適應性變化,維持光能吸收和活性氧的穩態平衡,保證這些越冬植物得以安全地度過寒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中上班族用的必備軟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