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六歲以內的寶寶經常會發燒,特別是兩三歲的時候,只要寶寶發燒,父母都會很擔心。很幸運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醫學昌明,醫療裝置也很先進。

    不知道是誰這麼聰明發明瞭醫用溫度計這種東西,醫用溫度計是一種測量人體溫度的工具,不管是大人小孩如果覺得身體發熱,就用溫度計測量一下,幾分鐘後就能知道體溫是否升高,有沒有發燒,體溫計是家中常備的。

    我們在現代有溫度計可以測量,在古代,不用溫度計怎麼知道寶寶發燒了呢?在古代發燒就是指發熱,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診斷也是靠這個,究竟是怎麼個望聞問切呢?

    1.望,發燒的寶寶一般都是臉色潮紅的,如果寶寶的臉色和之前相比變化很大,父母也會知道的。但是很多寶寶剛睡醒的時候小臉也是紅彤彤的,所以還要配合其他症狀。還要看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是高燒的話寶寶精神肯定是不好的。

    2.聞,聞一下寶寶身上有沒有異味,看看是不是引起疾病的源頭。其實經常帶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寶寶如果發燒了,口氣也會變味的,會有一種酸餿的味道。

    3.問,問,是可以問出很多東西來的,比如說寶寶最近有沒有吃過什麼發熱性的食物,有沒有便秘,口乾,喉嚨痛等,有沒有頭暈,發燒一般都會覺得很累,並且有頭暈的症狀。

    4.切,就是把脈,不過在懶媽媽看來,這個應該是包括觸診的,摸摸看寶寶額頭,手心,腳心有沒有發熱。如果是還在母乳的寶寶,只要吃奶媽媽就能感覺得到,因為寶寶發燒了之後,口腔溫度也會升高,吃奶的時候乳頭會有發燙的感覺,和平時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是什麼時候,診斷肯定不能單靠一個症狀,還要和其他症狀結合起來,如果是醫生的話那就更有經驗了。但是古代是沒有退燒藥的,像寶寶發熱這種症狀,一般是透過使用一些寒涼的藥物來使體溫達到平衡。

    即使像我們生活在現代,寶寶發燒都能令我們整晚不睡,憂心不已,生活在古代,如果有什麼頭暈身熱那可都是大病了呀,相比之下,我們實在是幸福太多。

  • 2 # 黎明的夏天清朗舒爽

    用手感覺,古代一般都是中醫。

    用手感覺額頭,或者家長感覺孩子手心發燙,就會找中醫給孩子開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草藥服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PL驚現“逆天翻盤局”,WE豬八戒天神下凡推出主宰先鋒拯救比賽,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