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磊141118256

     豆秧子秧發叉不能掰了,剪了不愛結果。  選用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挑選無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種,先將薯種在40℃-50℃的溫水中預浸1分鐘,再放入60℃溫水中(種薯和溫水的比例為1∶4)浸15分鐘。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種薯15分鐘後晾乾播種。  土壤消毒  在種過薯芋類、茄果類作物的菜地連種土豆,必須進行嚴格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除前茬作物的莖葉,將土壤深翻20釐米以上,再清除耕作層中的殘根遺果(塊莖),減少病原物。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千克拌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草木灰40千克-60千克撒入田間。耙勻整成栽培壟後在壟頂開栽培穴或溝,栽土豆時在土豆周圍撒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千克-150千克幹細土的保護藥土。  肥水管理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克-50千克,碳酸氫銨向陽處密封堆好充分腐熟混勻深翻土地時施入並翻入土壤。當苗長3片-5片葉時追肥1次,一般施瑞毒黴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1%加膨大素,薯塊膨大期注意加強田間灌水提高產量。  田間管理  1、出苗前:重點是增加光照,防止風、雪、雨天氣損壞拱棚。  2、出苗期:覆蓋地膜者,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露地栽培者,雨後或澆水後要及時劃鋤,打破硬殼,使幼苗順利出土,促進苗齊、苗全、苗壯。  3、發棵期:馬鈴薯出齊苗後,主攻目標是促進秧棵生長健壯,搭好豐產架子。管理要點是不旱不澆水,澆水時勿漫過壟頂,並進行中耕、培土,最後在團棵封壠前培成方肩大壠,創造一個良好的結薯條件。大、中、小拱棚要逐漸加大通風換氣時間,到“穀雨”後,視天氣情況可撤除保護設施。  4、結薯期:馬鈴薯團棵現蕾後,即開始結薯,到開花期,薯快迅速膨大,此時應增加澆水量,澆水原則是既要保持土壤溼潤,又不能造成田間積水。此期還應注意防治病蟲害,特別是馬鈴薯疫病,應立足提前預防,以防為主,一旦發病,難以防治。在此期間如果植株有徒長現象,要進行人工化控,可噴施1—2次多效唑(PP33),換算濃度為100PPm。  5、收穫期:馬鈴薯在收穫前7—10天應停止澆水。  ①大、中、小拱棚提前上市,可賣好價錢。適宜收穫時間是“五一”節前後。②露地栽培的,應讓其充分長足,形成較高的產量和較好規格的薯塊取得較好的效益,適宜收穫時間是六月上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區夜景最美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