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兵回憶,剛奔赴歐洲作戰的時候還算好,"午餐肉"還有一些肉罐頭的感覺,但是由於戰事的推進,"午餐肉"不僅要向美軍供應,還要照顧美國的盟友,包括英國、法國、中國和蘇聯等,所以質量也面臨"大跳水",到了後期"午餐肉"已經完全沒有肉的味道了,除了腥臭的肉,就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肉醬麵粉味",一日三餐,一年365天不換樣的向美軍士兵提供,擱誰似乎都受不了。但浪費似乎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美軍士兵充分利用了罐頭裡的油,將其用來擦槍,或者用來擦皮鞋,而罐頭的其他部分直接扔掉,就可以義正言辭的表示"罐頭用(吃)掉了"(CAN is out)。
想知道為什麼美軍士兵在當時這麼討厭午餐肉罐頭的真正原因?甚至於為什麼美軍士兵將罐頭拿來擦鞋?如果你是美軍士兵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在席捲全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上,在上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幾乎波及了所有主權國家,而在近代的每一次世界級戰爭中,似乎都不會少一個國家的影子,那就是美國。在二戰時期美國已經身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其後勤能力和軍工生產能力是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相比的,自然美軍的軍用口糧也會是最標準化的,而事實的確是這樣,美軍口糧在二戰之時一直是各國"垂涎"的物件,甚至包括軸心國。
"午餐肉"的宣傳廣告
這其中最出名的,除了可口可樂和香菸外,就是大名鼎鼎的"午餐肉"了。"午餐肉"雖然名字是肉,但是實際上肉含量並不高,它是一種罐裝壓縮的食物,通常由豬肉、澱粉、鹽以及其他的一些香料混合製成。"午餐肉"最早發明於1930年,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家食品公司推出,最早名稱"五香火腿",銷量極其慘淡,而在更換新名號為"午餐肉"(SPAM)後,一下子受到了美華人的喜愛。由於經濟大蕭條之後,美華人生活狀況急轉直下,買不起新鮮的肉類,所以名曰"午餐肉"的廉價罐頭熟食一下子幫很多窮苦美華人渡過了難關。
由於美國有錢,士兵能夠一日三餐都吃到"午餐肉",倒不是軍方不願意為士兵提供鮮肉,主要是因為戰時新鮮物資運輸極其受限,容易貯存和運輸的"午餐肉"的確是最佳的選擇。
且不論美軍士兵是怎麼看待"午餐肉"的,反正美國的盟國甚至敵對方都十分喜歡"午餐肉"。英國倫敦被轟炸後,食品面臨短缺,這時美國向英國慷慨地提供了一批"午餐肉",當地老百姓如果能夠領到一罐"午餐肉"的話,無疑又可以安穩渡過一天了,雖然"午餐肉"的肉類物質含量不多,但總比嘗不到油葷要好得多。
但是戰時的"午餐肉"長相,實在是引不起士兵們的食慾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過得頗為辛苦,長期在熱帶雨林中作戰,身體中的鹽分和熱量消耗的很快,而由於本土資源匱乏,二戰中後期經常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局面,日本士兵只能靠白飯糰過日子,有時候連米都吃不到。所以日本的重要戰略目標除了機場之外,就是後勤倉庫了,有時候攻下一個可口可樂裝瓶廠或者一個"午餐肉"罐頭儲存庫全軍上下都像過節一樣。
而中國戰場上就更不用說了,由於中國戰線長、人數多,所以即使美國有心援助都經常會有巨大的物資後勤缺口,一罐"午餐肉"絕對是比山珍海味還要美味的存在。 切開後的"午餐肉",但和二戰時候的不同,這塊"午餐肉"含肉量較多 一句話說得好,"失去方知珍惜",正因為美軍根本不缺"午餐肉",所以美軍士兵都極其嫌棄這種垃圾食品,"怎麼會有這麼多該死的"午餐肉""經過二戰之後的統計被公認為是美軍士兵對後勤方面最想說的話。
有老兵回憶,剛奔赴歐洲作戰的時候還算好,"午餐肉"還有一些肉罐頭的感覺,但是由於戰事的推進,"午餐肉"不僅要向美軍供應,還要照顧美國的盟友,包括英國、法國、中國和蘇聯等,所以質量也面臨"大跳水",到了後期"午餐肉"已經完全沒有肉的味道了,除了腥臭的肉,就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肉醬麵粉味",一日三餐,一年365天不換樣的向美軍士兵提供,擱誰似乎都受不了。但浪費似乎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美軍士兵充分利用了罐頭裡的油,將其用來擦槍,或者用來擦皮鞋,而罐頭的其他部分直接扔掉,就可以義正言辭的表示"罐頭用(吃)掉了"(CAN is out)。
此外 戰爭後期的"午餐肉",質量非常低劣,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證產量,所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保證了數量就不可能再保證口味了,美國將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經在戰後遇到了"午餐肉"的製造公司Quattroporte科裡,艾森豪威爾表示"在戰爭的時候,我的確需要感謝你們送的午餐肉,但要不是這點原因的話,我真想槍斃你,因為你們的罪過是"送來的罐頭太多了"!"
總的來講,二戰為什麼會有人叫它午餐肉戰爭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於戰時的原因,導致只能在口味與數量上只選擇一樣來滿足要求,所以美軍士兵一邊吃著午餐肉一邊罵著午餐肉然後再一邊戰鬥直到戰爭結束,但是隨著午餐肉在各國的普及,大家在當時的那種環境裡,無疑能吃上一頓午餐肉大餐已經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了,所以儘管午餐肉在美軍口中是如此不堪,但在其他國家卻受到人們廣泛歡迎,直到現在,在東南亞國家地區都還有以午餐肉為原料的部隊鍋這道菜,這也算是一個由戰爭帶來的飲食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