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後來的港島妹妹
-
2 # 扶貧隊員BANANA
我分享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的親身經歷,透過這個真實故事的縮影,你可能就能找到琿春貧困村“由弱到強”的一些原因。
一、琿春印象
琿春最近幾年的發展那真是有目共睹,我上大學的時候去過延邊差不多得有100次,琿春給我的印象最深,真的是風景如畫,真正的一眼望三國,而且特別乾淨的一座城市,人們也是特別熱情,總之,給我的感覺真的是很幸福、生活很愜意的一座城市。
二、走進琿春貧困村
去年十一月我更是有幸跟著學校的專家團隊和省裡的媒體再次去了琿春,這次是去的那裡的村子,坐著車沿途看著路兩邊的村子,那真的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幽靜而美好的村莊的樣子,基本就是我腦海中理想的村莊的樣子。
三、味道超好的玉米糊
我們那次去到一個琿春的村子,那裡以前很窮,種植沒什麼規模可言,各種各的,靠天吃飯。後來,這裡來了一對退休的老夫婦,他們託了很多人才找到了他們小時候吃的那種玉米的種子,這種玉米很小,而且每一穗的顆粒也比咱們平時見到的玉米少很多,不過顏色偏紅、顆顆飽滿,大伯告訴我們這就是他們小時候吃的最老的品種的玉米才有味道,“幾十年了,終於吃到了小時候的玉米的味道。”老夫婦滿臉幸福。大嬸一大早起來給我們弄玉米糊,說實話和之前我沒有太多期待,畢竟我的家鄉也是主產玉米的,可是喝過一口之後我真的有點震撼,味道真的好濃。
四、堅持在這裡獲得尊重
老兩口就是堅持種植這種產量很低又不知道誰會買的玉米,後來他們又種了同樣好吃的水稻,而且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他們只用木醋液來代替農藥和化肥,前兩年由於種植經驗不足,木醋液用量也掌握不好,收成勉強可以,第三年仍在探索階段,六成的存活率產量超過九五成以上的其他農戶,就在這一年40多戶農戶找到他們,希望他們牽頭成立合作社,雖然有風險,但是這種堅持好產品、堅持犧牲產量提升質量和健康品質的做法是罕見的。
五、敢為人先和團結勤奮
我接觸了太多這種琿春人,敢為人先,堅持做有利於社會的事,敢於先人一步且承受代價,像老夫婦這樣的開拓創新的人雖然可貴,但是琿春有今天的面貌,琿春貧困村能夠有如此快的擺脫貧困的步伐,是大家都能夠跟著身邊的“老夫婦”迅速行動,聚集在一起做事,絕不互相拆臺。
今年,他們種植的大米豐收了,最終以每市斤70元的全部收購,你沒聽錯,就是70元每斤。
回覆列表
下草帽村那個嗎?用一年從貧困村到富裕村嗎??這個說起來並不現實,甚至有些不負責任。如果在政策的驅使下農民用一年就富了,如果政策取消了這些農民一年後還會變窮。還是要穩紮穩打才行,現在提脫貧有些牽強!是否能真正脫貧3-5年以後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