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是一個漢字,讀作yòu,上下結構,部首為宀。
基本字義為寬容,饒恕,原諒:宥罪,宥恕,原宥,寬宥,尚希見宥。
1.寬仁;寬待
宥,寬也。——《說文》
宥,寬也。——《國語·周語》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莊子·在宥》
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當定陵鎮靜,以道法宥天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
又如:宥世(以寬仁之政治理國家);宥德(寬仁之德)。
2.寬恕
天尊豈可違天擅殺,望天尊暫宥。——《檮杌閒評——明珠緣》
中間馳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譴責,因而獲免。——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宥免(宥恕,宥赦,宥過。寬恕別人的過錯);宥愆(寬恕罪過)
3.赦免。
宥,赦也。——《廣雅》
流宥五刑。——《虞書》。馬注:“寬也。”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禮·司刺》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里。——《封神演義》
君子以赦過宥罪。——《易·解》。孔穎達疏:“宥謂寬宥,罪謂故犯,過輕則赦,罪重則宥,皆解緩之義也。”
三國同患相恤。後有軍事,各出兵車為助。如背此言,神明不宥。——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又如:宥善(赦免善良的人);宥罪(赦免罪過);宥釋(赦免釋放)
4.在古代還有別宥一詞
(1)指區分,甄別。《莊子·天下》:“接萬物以別宥為始。” 成玄英 疏:“宥,區域也……區別萬有,用斯為本也。”
(2)指破除成見。《呂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為昏,以白為黑,以堯為桀,宥之為敗亦大矣。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凡人必別宥,然後知。別宥則能全其天矣。” 陳奇猷 校釋引 畢沅 曰:“疑宥與囿同,謂有所拘礙而識不廣也。”
僅供參考。
宥是一個漢字,讀作yòu,上下結構,部首為宀。
基本字義為寬容,饒恕,原諒:宥罪,宥恕,原宥,寬宥,尚希見宥。
1.寬仁;寬待
宥,寬也。——《說文》
宥,寬也。——《國語·周語》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莊子·在宥》
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當定陵鎮靜,以道法宥天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
又如:宥世(以寬仁之政治理國家);宥德(寬仁之德)。
2.寬恕
天尊豈可違天擅殺,望天尊暫宥。——《檮杌閒評——明珠緣》
中間馳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譴責,因而獲免。——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宥免(宥恕,宥赦,宥過。寬恕別人的過錯);宥愆(寬恕罪過)
3.赦免。
宥,赦也。——《廣雅》
流宥五刑。——《虞書》。馬注:“寬也。”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禮·司刺》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里。——《封神演義》
君子以赦過宥罪。——《易·解》。孔穎達疏:“宥謂寬宥,罪謂故犯,過輕則赦,罪重則宥,皆解緩之義也。”
三國同患相恤。後有軍事,各出兵車為助。如背此言,神明不宥。——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又如:宥善(赦免善良的人);宥罪(赦免罪過);宥釋(赦免釋放)
4.在古代還有別宥一詞
(1)指區分,甄別。《莊子·天下》:“接萬物以別宥為始。” 成玄英 疏:“宥,區域也……區別萬有,用斯為本也。”
(2)指破除成見。《呂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為昏,以白為黑,以堯為桀,宥之為敗亦大矣。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凡人必別宥,然後知。別宥則能全其天矣。” 陳奇猷 校釋引 畢沅 曰:“疑宥與囿同,謂有所拘礙而識不廣也。”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