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邊林

    《資治通鑑》白話文版本,在世面上通行的,至少要有十幾種,如三民書局(臺灣)、中華書局、嶽麓書社(黃錦鋐)、萬卷出版公司(柏楊)、線裝書局等。要說哪個版本好,這要看閱讀者入門的程度和關心的角度了,在這裡列舉幾種,分析一下。

    左文右白、方便閱讀的版本:《資治通鑑》(傳世經典文白對照)中華書局2009年版。全書18冊,是90年代風靡全國的“改革版”《資治通鑑》的修訂版,其優點有二:一是沿用“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系列”的新式排版方式,以展開面的方式排版(即左頁是原文,右頁是譯文),對照閱讀很方便;二是分冊科學,煌煌18冊按照朝代合併成冊。各分冊均有目錄,便於檢索閱讀。缺點也有二:一是白話文字型太小,視力不好的朋友閱讀起來恐怕費勁;二是“三無”:“無註釋、無注音”—— 沒有入門或者剛入門的讀者閱讀原文會很辛苦,“無地圖”——讓喜歡研究古代戰爭的朋友頗為失望。

    可用來入門的版本: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鑑》。這個版本是柏楊先生的心血之作,耗時10年翻譯,正文中有很多柏楊自己的評點,振聾發聵。它既保留原書史評,又採納了後人的研究成果,強烈推薦用來入門。另外,柏楊將傳統紀年轉換成公元紀年,時間上有一個明確的、清晰的標示;且有柏楊先生親手繪製的地圖,對著地圖看內容,空間上的認識會更深刻,省得自己再去翻看中國歷史地圖集。不足的地方:一是錯誤太多。柏楊版改編成分大,喜歡演繹,為了可讀性,犧牲了準確性。二是“柏楊曰”影響初讀者。柏楊自己的議論過於情緒化,意識形態色彩濃厚,以今評古,滿紙批判古代不民主無人權,如柏楊一上來就批評司馬光沒有民主觀念,讓人有哭笑不得的感覺。三是官名今譯誤導人。如把校尉翻譯成警備隊司令,水軍大都督翻譯成海軍總司令,齊桓公翻譯為姜小白,容易誤導讀者對歷史的認知。

    “最乾淨的” 版本:《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臺灣27位教授經典譯本版)。它是中文世界第一部白話全譯本。臺灣著名學人黃錦鋐主編,臺灣二十七位教授學者合譯。譯文貼近原著,盡得信達雅之要義。譯者在翻譯時力圖貼近、還原《資治通鑑》,譯文緊貼原著,逐字逐譯,不以“現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發揮,旨在讓讀者能讀到一個“乾乾淨淨的《資治通鑑》,乾乾淨淨的司馬君實”,這是和柏楊版最為不同的地方。

    當然,除上述版本外,其他版本的白話《資治通鑑》也是各有千秋、各有優劣,筆者學識有限,不再逐一點評。那麼,最完美的白話《資治通鑑》究竟應該長什麼樣?有致力於推廣“全民讀通鑑”運動的專家,做了一個總結,提出了八條原則:

    文白對照,左文右白。16開精裝版,32開也行。大陸出版的還是簡體橫排好了,但是重要的影響到字義的繁體字要備註出來。字號小四號或者最好四號。文言、白話和註釋最好字號一樣大,字型可以不一樣。譯文一定要準確,這是最重要的。搞不清楚的,可以把幾種譯法在頁尾備註出來供讀者參考。可以參考前人的翻譯成果,但要糾正各版本中出現的錯誤。

    註釋儘可能包含在譯文正文中。官名用古官名,但第一次出現時應該括號標註官職的職責範圍。地名應該括號標出今地名,以及在當今哪個省大約哪個方位。在頁腳註釋中可以備註離主要城市距離,以及常出現的或者重要的地點的地形如何,在戰爭中有什麼要注意的。

    要附有地圖。每一卷或者每個朝代國土範圍發生變化時,要附上國土範圍圖。碰到戰爭,要詳盡畫出戰爭形勢圖,甚至可以分重要階段畫精細的3D圖。

    生僻字要注音。要準確標註今音,如有條件也可以標註古音。注音太重要了,不然那麼多生僻字,讀者一個一個字查讀音好累。

    胡三省的註解,要翻譯成白話文。沒有胡注真是少了許多樂趣。從最基本的漢字讀音(反切),詞句出處,到天文地理,風俗人情,乃至朝政之變更,版圖之分化,胡注都給出了很細緻的解釋。雖然有人說基本上三成解釋姓氏的來歷,三成告訴你對應宋朝的地名,剩下四成是“XX翻”的注音,真正補充原書不完整的註釋不足一成,但是前面三項很重要,而且即使是最後一項也足夠了。

    要有年度大事記。每一年的前面要有本年《資治通鑑》所載內容大事記,以及《資治通鑑》漏掉的本年大事。每個朝代列一個皇帝基本資訊列表,有條件的話,宰相級官員列表也可以有。

    標明有關錯誤。原文和胡注有錯誤的,要標明。

    拓展閱讀,推薦書單。研究《資治通鑑》有哪些可以進一步讀的著作,要列一個文獻清單。

    符合上述八條原則的白話本《資治通鑑》,目前估計還找不到,喜歡《資治通鑑》的朋友,且等之待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筆記本是否能上手,和聯想比哪個好?